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合作伙伴(CIP)和哥本哈根離岸合作伙伴(COP)已經向孟加拉國政府提交了一份投資提案,計劃在孟加拉灣海岸附近開發一個價值13億美元的商業、公用事業規模的海上風電項目。
兩家公司表示,該計劃一旦實施,這個初始容量為500MW的項目可能成為孟加拉國,乃至南亞的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甚至可能在鄰國印度之前完成海上風電場建設。
據媒體報道,CIP和COP“的目標是將批準到項目調試的時間控制在大約五年內,這使得該項目在[開始運營]時間方面得以與印度海上風電項目競爭”。孟加拉國海上風電場先于印度開始運營,這可能會對印度造成不小的打擊。雖然后者以全球綠色能源超級大國身份而自豪,但當前形勢顯示,其海上風電發展已經陷入監管泥潭。
兩家公司表示,盡管孟加拉國雄心勃勃的清潔能源目標仍依賴于化石燃料進口,但由于通貨膨脹引起的價格沖擊,化石燃料進口價格高昂,難以為繼。且孟加拉國因地勢低洼,季風對洪水影響較大,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之一。因此,孟加拉國需要迅速適應氣候變化,同時獲得更清潔,更高效的技術,以支持數十年的發展和增長,擺脫不穩定且昂貴的化石燃料進口模式。
“一旦實施,這個海上風電項目將成為孟加拉國乃至南亞的第一個此類項目,從而實現技術轉讓,加快新興行業的學習,并減少未來項目的進入壁壘。”
初步研究結果表明,該項目不僅可以創造在30年運營階段的數十個長期崗位,在施工階段還可以創造數百個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
CIP和COP提議總部位于孟加拉國的Summit Power International加入合作。
6月初,孟加拉國和丹麥根據《2022年可持續和綠色框架協議》,批準了未來五年的聯合行動計劃。
據新聞稿稱,丹麥發展合作和全球氣候政策部長Dan Jørgensen最近訪問達卡時,同意建立綠色和清潔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投資方面的伙伴關系。
CIP和COP表示,海上風電項目為孟加拉國提供了一個能最大限度利用其沿海資源的機會,可支持“藍色經濟”的發展。
2022年,孟加拉國可持續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局(SREDA)設定了到2030年陸上和海上風力發電5GW的目標。孟加拉國在孟加拉灣的深海和淺海中發現了26個潛在的開發區域。
數月前,孟加拉國電力、能源和礦產資源部委托BLIX及其合作伙伴CESI和Synotech展開研究,調查在孟加拉國開發海上風電場的預可行性和詳細可行性。在預可行性研究期間,項目團隊將評估26個區域中,哪一個具有最好的風能潛力。在此基礎上,將對最具潛力的兩塊區域進行詳細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