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
隨著最后一臺風機
在呂梁山巔平穩完成吊裝
新型建造公司承建的
交口縣國能中能100MW風力發電+儲能項目
迎來關鍵性節點
16臺風機全部完成安裝
項目建設進入并網倒計時階段

▲“大風車”矗立在呂梁山巔
交口風電項目位于山西省呂梁市交口縣溫泉鄉,總裝機容量100兆瓦,配套建設16臺風力發電機組、1座220千伏升壓站、24公里外送線路及38公里山地道路。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力約2.6億度,節約標煤7.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7萬噸,將成為助推能源結構轉型、服務“雙碳”戰略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工程。
從零起步:統籌謀劃繪藍圖

▲葉片與輪轂在140米高空對接
作為八局首批進軍風電領域的項目
團隊沒有現成經驗可循
每一個進度表
都像是一場“背水一戰”
每一條施工路線
都要用腳步丈量出來
手續辦理、資源調度
道路修建、設備運輸
線路架設、升壓站建設
每一環都是從零探索
項目團隊
啃下規范、消化案例、統籌謀劃
在最短時間內繪制出一張可落地
可執行的施工藍圖
逢山開路:打通施工生命線

▲道路修繕

▲大件運輸
呂梁山脈溝壑縱橫、林密路險
大件設備運輸極為艱難
為確保塔筒、葉片等
超重超長構件順利運抵
項目團隊積極對接
十余家政企單位解決征地、審批等難題
僅用63天就打通
近40公里施工道路
對不能滿足大件運輸的路段
預先進行拓寬、降坡和臨邊加固
安排重型裝載機
完成170余次大件設備牽引上山
確保設備進場運輸萬無一失
技術攻堅:圖紙落地保實施

▲研究圖紙

▲連夜攻堅
風電施工涵蓋土建、機電
線路、風機吊裝等多專業協同
項目技術團隊針對現場施工環境復雜
建立“技術突擊小組”
逐項解決圖紙
專業交叉、工序銜接等重難點
累計完成1個總施組和
53項專項方案編制
對2300余份圖紙快速響應
實現“吃透圖紙規范、摸清施工工藝”
全程做好交底和監督
為全流程施工提供堅強技術保障
多線并進:與風賽跑搶進度

▲升壓站建設

▲風機吊裝
在山地施工環境下
生產團隊實行“動態調度”
將風機吊裝、線路施工、升壓站建設
三大板塊統籌推進
并針對狹窄場地下的風機吊裝
采用“單葉片吊裝”工藝
安排2600噸和2400噸
兩臺“巨無霸”汽車吊
實行“雙區并進作業”
面對天氣多變、窗口期有限
等實際情況
做好設備排產、大件運輸證件辦理協調
以及設備堆放和倒運上山管控
緊抓吊裝窗口期
實現了從最初“一月一臺”
到之后“一周一臺”的吊裝速度跨越
完成施工進度加速跑
品質履約:安全質量守底線

▲吊機拼裝

▲夜間施工監督
風機、輸電線塔基礎開挖澆筑
兩千噸級起重機安拆
山地崎嶇道路大件轉運
以及狹窄場地高空吊裝
任何一個環節松弛
后果都可能被無限放大
項目加強危險源辨識及風險管理
實行全過程旁站與專項論證
重大吊裝嚴格執行“風大即停”

▲大體積混凝土冬季施工溫控
同時為保證風機基礎
冬季大體積混凝混施工質量
經過專家論證,優化配合比
通過改造攪拌站實現原材預熱
創新采用了薄膜保濕
就地取材回填覆土快速回填保溫
自建標養室,同步動態測溫監測
保證混凝土出機和入模溫度
有效防控裂縫風險
守住安全“紅線”與質量“底線”

從零起步到全面吊裝
交口風電項目建設者們
用實干和擔當
書寫了“鐵軍精神”的生動注腳
項目團隊將繼續保持奮進姿態
高質量完成消缺驗收等工作
確保全容量并網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