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光景,洛陽風電資源一下子變成了“香餑餑”
“毫不夸張地說,洛陽的風電潮比今天的氣溫還要高。”8月12日,在洛陽市發改委的辦公大樓,能源科的科長馬明對記者如是笑言,而此時正是午后3點多,室外溫度高達35攝氏度。
馬明和同事正在梳理洛陽各地的風電項目,準備適時上報省發改委備案。她說,不出半月,洛陽風電建設的布局圖就會發生些許變化,截至目前,所轄的9個縣(市)已無一落下,全都有了風電項目的入駐,而且都是風電巨頭,諸如華電集團、國電集團等,或正在選址,或已經豎起了測風塔收集數據。
緣何幾年光景,名不見經傳的洛陽風電資源一下子變成了“香餑餑”?畢竟,早在2004年河南省風力資源普查中,就曾在洛陽布點采集數據,但由于數據并不出色,相對于三門峽、平頂山和南陽來說,幾近無人問津,處于“邊緣地位”。
奪“食”洛陽
“自從金風科技來到洛陽開發風電之后,有關風能的建設速度明顯提了幾個檔。”馬明所說的金風科技,就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風電技術設備研發制造企業——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據介紹,2009年11月,金風科技下屬的全資子公司北京天源科創風電技術公司與新安縣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在黛眉山安裝測風塔,成為第一個在洛陽吃到螃蟹的風電巨頭。
“公司在黛眉山為期一年的測風工作剛剛結束,目前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核準申請等工作。”在洛陽負責風電項目的天源科創白建鵬經理告訴記者,事實上,在新安縣境內布局的測風點,并不只有黛眉山一處,還有郁山、云夢山等其他3個風電相對豐富的地方。
白建鵬說,從拿到的觀測數據來看,新安縣的風電資源具有一定的開發潛力,公司擬在黛眉山及郁山山梁上,項目總規劃擬裝機容量約為20萬千瓦,總投資約18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裝機容量為4.95萬千瓦,場址設在郁山,安裝33臺高海拔1500kW風電機組,年發電量約為1.0億度,投資約4.5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金風科技是洛陽風電市場的首吃螃蟹者,但并不是唯一的布局者,還有更多,大唐電力集團就是瞄準洛陽風電市場的其中一個巨頭。
大唐洛陽熱電廠項目部主任厲京玉透露,從2010年7月開始,為了開掘洛陽的風電資源,公司邀請了來自北京等地的風電領域專家,前后歷時幾個月,對洛陽的風力資源較好區域開展實地踏勘、氣象資料收集與分析工作,并最終在去年10月至12月份,先后與嵩縣、洛寧、伊川、宜陽4個縣政府簽訂協議,合作開發風電項目。
據厲京玉介紹,目前,大唐集團在洛陽境內的測風塔已經有7座之多,最新投入測試的是剛剛過去的7月份才設立的,在宜陽境內。
與此同時,國電集團在洛陽的動作亦是頻出。據了解,自2010年以來,其先后在孟津縣境內邙山和汝陽縣大虎嶺林場,投建多座測風塔,截至目前,已經運轉了半年之多。
國電集團河南公司計劃經營部高級主管劉建明告訴記者,目前,已經基本舍棄了落戶孟津境內的可能性,已經將主要精力放在汝陽,公司從后者得到的數據顯示,風速達到每秒5.6米左右,與當前技術下開發最低值(約每秒5.7米)相當接近。
“除了上述三大風電巨頭之外,洛陽還迎來了華電集團、國電聯合動力、華潤新能源等。”馬明說。據悉,華電集團公司主要布局在宜陽縣、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在嵩縣開展風電前期工作,而華潤新能源則主要在偃師投資風電項目。
馬明告訴記者,曾因山勢陡峭等原因,一度成為例外的欒川縣,也迎來了與河南電力集團的聯姻之路,而讓河南電力集團心動的就是欒川縣所擁有的豐富風力資源。
在走訪洛陽期間,記者了解到,在6大風電巨頭搶“食”洛陽風電市場之外,還有諸多民營企業躍躍欲試,以期待能分一杯羹。
熱點“誘”惑
“諸多風電巨頭的蜂擁而至,讓洛陽甚至有點受寵若驚。”馬明坦言,這群雄逐鹿的局面,此前是不能想象的。
馬明向記者透露,早在2004年的時候,河南省發改委和省氣象局曾對全省的風電資源分布情況進行過一次普查,雖然洛陽是當時的一個樣本試點,但是出來的風電資源數據并不出色,未能引起有關電力公司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