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7月24日15:00,國家電網公司新聞發言人張正陵、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白建華做客新華網,談國家電網公司促進風電科學發展。
張正陵:去年在甘肅和河北的北部地區發生了多起大規模風電脫網的事故,大概是7到8起,最大的一次發生在甘肅。脫網的風電機組達到1200臺。脫網總的功率達到150萬千瓦,這個規模非常大。這幾起事故,應當反映了我們國家風電在發展的初期,在設備的制造,在并網的管理,在標準的建設這些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事故給電力系統的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這些問題給我們風電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帶來很嚴重的影響。
我認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標準建設,也就是我們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一方面我們在風電發展的初期,我們風機制造的標準缺失,風機制造門檻兒低。風機的制造廠商眾多、品牌眾多。2009年以前生產的風機基本上沒有低電壓穿越,高電壓穿越這些常規機組都有的功能。我們講,什么叫低電壓穿越?什么叫高電壓穿越功能?也就是說當電力系統發生事故,會形成局部的高電壓或者是局部低電壓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你機組沒有這個功能的話,它就會脫網,看到低壓或者高壓就跑掉了。最需要你頂上去的時候,你跑掉了,就沒有這樣基本的功能。另外一方面風電廠也不像常規電源那樣,有很成熟的建設技術規范,既沒有控制系統,也不和調度相連,互相信息不通,風機不可控、不可測。既給系統安全運行帶來隱患,也給風電廠自身的效益帶來很大的影響。
所以,2011年多起大面積脫網的事故,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警示。就是風電的健康發展,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有一個完善的標準體系,并且要嚴格地執行。國家電網在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2006年以來我們編制出版了大約20多部風電的標準,這些標準包括風電的接入、調度的運行、并網監測等各個關鍵的環節,在我們公司系統內已經形成體系。我們還組織研究編制了風電廠的典型設計,交給風電的開發企業。另外,我們也積極地推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應該說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國家現在風電機組、風電廠整個的安全運行水平正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