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政策研究主管彭澎認為,隨著我國經濟增速放緩,用電量也處于低迷狀態,很多風電場的風機都處于閑置狀態,發出的電賣不出去。因此,風電場沒有動力采購風機設備。前幾年風機企業的產能擴充過快,一旦風電市場放緩,產能過剩、應收賬款大幅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就爆發出來,今年我國的風電企業的日子將不好過。而花旗環球連續對金風科技給予“沽售”的評級,理由是,“國內風力發電機組制造業目前產能閑置逾40%,預期市盈率偏高,談行業復蘇仍言之尚早”。
難題待解
近期,國家電網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并網風電達5258萬千瓦,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風電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電網,大電網運行大風電的能力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9月18日,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和全球風能理事會聯合發布《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2》顯示,2011年是中國風電的轉折點,在歷經多年的快速增長后正步入穩健發展期。全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76.3億瓦,略低于2010年的189.3億瓦,累計裝機容量623.6億瓦,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美國(469億瓦)。2011年底,全國累計裝機為623.6億瓦,并網容量478.4億瓦,并網率為76.7%,與2010年的69.9%相比確有提升。2011年中國風能開發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并網問題稍解,限電棄風凸顯。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風電“棄風”超過100億千瓦時,棄風比例超過12%,相當于330萬噸標煤的消耗,或向大氣排放1000萬噸二氧化碳。相關機構對去年的風電企業因為限電“棄風”損失做了估計,在不包CDM項目(清潔發展機制)收入的情況下可達50億元以上,約占風電行業盈利水平的50%。
2011年中國主要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產能已達到30GW以上,但2011年國內新增風機裝機容量僅為18GW,這導致國產設備40%以上的產能處于閑置狀態。由于2012年機組市場不容樂觀,總產能已遠遠超過國內市場需求,加之海外市場的開發才剛處于嘗試階段,因此,2012年風電設備產能過剩已成定局。
今年3月,《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頒布,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補貼措施出臺。但是國家對于風電的補貼主要還是集中在電網建設方面,在風電產能過剩面前,對于降低企業成本方面,目前幫助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