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2012年江蘇、山西等省都制定了相關光伏產業的規劃,將推廣常規大型光伏電站的建設,使得2013年上半年內需市場值得期待。
2013年,政府的力挺能否令中國光伏產業置之死地而后生?這是最壞的時代,但也可能是最好的時代那些苦苦撐過嚴寒的光伏企業,或將迎來新的春天。
前途未卜的風電
“棄風”問題一直難解的風電行業,堪稱2012年中國光伏的“難兄難弟”。
目前,中國早已成為全球風電裝機排名第一的國家。截至2012年年底,預計全國裝機量將超過6000萬千瓦,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但2011年我國風電企業因“棄風”限電造成的損失高達50億元以上,全國“棄風”量超過100億千瓦時,高達12%的風電被浪費。
“棄風”現象的產生與風電生產過剩、電網壟斷以及并網技術原因有關。
安邦咨詢高級研究員賀軍指出,中國在風電問題上缺少能夠系統協調各種政策的機制也是導致“棄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施鵬飛還表示,目前火電仍然按照計劃體制下達電量、不足的電量才由風電給予補償的政策,顯然是不合理的。
而在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下,風電企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必須面對融資日益困難的局面。
在千頭萬緒中,首先解決“棄風”成為挽救風電的關鍵。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曾表示,2013年國家能源局將完善法規體系及配套政策,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促進風電的全額保障性收購。
同時,今后我國將加強電力系統建設,擴大配置風能資源的范圍,推動風電在更大的電力市場中消納,還將通過創新風電利用方式來適應風電間歇性的特點,以促進風電就地消納。
與此同時,政府也在積極釋放出“救市”信號:《中國“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和風電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15年中國風電并網裝機將達到1億千瓦以上,2020年達到2億千瓦如果按照今年6000萬千瓦計算,未來8年我國風電并網裝機將增加兩倍以上。
去年12月中旬,《國家能源局關于印發“十二五”第二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的通知》中也指出,同意將前期工作充分、電網接入條件落實的項目列入“十二五”第二批擬核準風電項目計劃,共計1492萬千瓦。
但若就此判定中國風電在2013年將走出低谷,仍然為時過早。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指出,風電行業面臨的困境遠超預期,全行業的結構優化調整尚需時日。
2013年將是中國風電重要的分水嶺,往前大步跨越抑或重蹈光伏的覆轍均在此一役。
在全球經濟仍未回升之時,風電設備的需求量仍在大幅萎縮。行業大環境的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依靠某個部門出臺某項措施便能力挽狂瀾。積極開拓海外新興市場,并突破技術瓶頸,才是2013年中國風電發展的王道。
謹慎前行的核電與頁巖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