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能源對外依存不斷上升和國際局勢動蕩,我國的能源安全形勢日益緊張,多角度考慮我國能源安全問題非常重要。我國能源資源儲備大多處于人口相對稀少、環境成本也比較低的西部不發達地區,在這些地區發電需要長距離大容量輸送至人口集中、能源儲備相對較少、環境成本高的中東部地區。我國有效的能源運輸需要綜合考慮滿足能源需求,因此長距離大容量輸電(包括特高壓技術)對我國能源安全影響非常重要。
如何評估長距離大容量輸電對我國能源安全影響,可從現有案例出發,量化評估其對整體能源安全形勢的影響。影響一個國家能源安全的因素很多,且這些因素之間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呈現出復雜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等特征,因而對國家能源安全的測度、評價和監測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
國際社會認為廣義的能源安全應該包括經濟、環境、社會、對外政策、科技和安全等六個方面,即將能源安全外延擴展至在維持經濟穩定增長、實現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的雙贏的有力促進以及實現能源的社會目標、對外合作和清潔能源技術發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設備與生產安全等方面。
基于這六個能源安全內涵,可以構建能源安全指標體系,針對一個或多個輸電項目對我國能源安全影響進行評估。例如,寧夏—山東±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銀東項目)起于寧夏銀川,止于山東青島,途徑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山東等五省區,直流線路全長1333公里,是西電東送與“外電入魯”的重要工程,額定輸送容量為400萬千瓦,我國±660千伏電網運行管理與維護的經驗從無到有,通過“干中學”,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地位。我們對銀東項目評估的結果說明其宏觀上有益于我國能源安全。
如進一步假設政府增加長距離大容量輸送電項目,即考慮從西部能源基地(送端)長距離大容量將電輸送至中東部負荷中心(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增加多條類似銀東項目的長距離大容量輸電線路,合理配置電力發布。比如說利用新疆煤炭火電發電,通過長距離大容量輸電,配合四川水電基地,往中東部輸送電力。我們對多條長距離大容量輸電情景對我國能源安全的整體影響進行評估,結果也說明其對我國能源安全有整體性改善,模擬得到的能源安全影響在2012年至2015年間每年逐步增加,長期動態評估結果則表明正面影響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