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賀德馨
經過前幾年高速增長后,從2010年開始,中國風能產業速度放緩,穩中求進,截止到2012年年底,風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7532萬千瓦,但是新增裝機容量約1296萬千瓦,低于2011年。2012全國風電并網容量6083萬千瓦,全年發電量達到1004億千瓦時,占全國總電量的2.03%。
2012年中國風電市場的穩定發展,使風電產業在困難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了良好的態勢。在中國風電市場中,主流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逐年提高,3兆瓦級風電機組批量生產,5兆瓦和6兆瓦的風電機組也已投入運行。特別是針對我國特殊的氣候環境條件,研發了低風速、抗風沙、耐低溫、抗臺風和高原性的風力發電機組系列,滿足了各類地區,尤其是分散式風電場開發的需求。與整機配套的關鍵零部件已基本上可以在國內制造(包括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形成了較完整的產業鏈。2012年7月,國務院專門印發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風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行動計劃和政策建議。
風電產業的穩步發展給風電技術進步也帶來了機遇,一些企業在產能減少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科研先行。國家科技部下發了《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了中國風電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2012年設立了“7MW級風電機組及關鍵部件設計及產業化技術”和“分布式中小型風電機組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等風電科技項目以及海上風電、儲能技術等工程示范項目,2012年國家在風電科技上的投資近億元。
為了保證風電可持續發展,2012年還先后成立了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國家水能風能研究中心,并積極開展風能國際合作交流活動,中國風能發展需要世界,世界風能發展也需要中國。
我國風電雖然保持了穩中求進,但是風電發展瓶頸仍然明顯,主要表現在如下幾點:
1、棄風限電嚴重
2012年風電設備等負荷運行小時數全國平均為1890小時,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區棄風限電嚴重,2012年全國棄風電量約200億千瓦小時,占2012年風力發電量的1/5。
需要在完善政策措施,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調度管理等方面加以解決。
2. 消納困難
風電消納是世界性的難題,在我國原因之一是風能資源豐富的三北地區,遠離負荷中心,電源結構單一,缺乏調峰能力;其次是跨區輸電能力不足和能源管理上的問題。
需要充分利用現有電力外送通道,打破行政區域限制,科學調配全國風電外送的路徑。要充分利用分布式電源和多能互補發電系統以及風電供熱系統等技術方案,來提高當地消納的能力。
3、并網受阻
2012年,我國風電并網容量是6083萬千瓦。有20%的風電機組當年不能并入電網。除了安裝的風電機組需要當年調試原因外,也反映了風電場建設和電網建設還沒有完全協調發展。
需要加強風電配套電網建設,與風電建設協調發展,做好風電并網服務工作,確保風電優先上網。盡快實施可再生能源分攤制,要進一步開展與電網友好型風電機組技術和風電場無功功率控制技術的研究,確保電力系統安全運行。
4、產能過剩
一個國家在新興產業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產能過剩是可以理解的,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但是,如果是盲目擴張,將會造成資源浪費,資金周轉困難,也助長了不公平競爭,影響產品質量。 需要根據我國風能發展規劃和資源條件,合理配置各地區風電產業的布局,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整合。
5、海上風電發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