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審批權的下放已有一段時日。對近年來“棄風”現象嚴重的中國風電行業而言,審批權的下放究竟會力挽其于絕境,還是會將已經不堪重負的風電推向深淵?
對于這個問題,日前參加“中國清潔電力峰會能源論壇先進科技助力中國未來能源發展”的業內專家和企業高管們的看法截然不同。但不管持何種觀點,必須承認的是,風電的問題已成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中邁不過的坎兒。
或將失控
2012年,中國風力發電量已經超過1000億千萬時,裝機容量逾6000萬千瓦,一舉超越核電位列全國第三大電源前兩位分別為火電與水電。
“10年前誰也想象不到,風電會成為今天中國的主力電源之一。”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理事長石定寰說。
但是這一超高發電量的背后,大量的“棄風”現象使得風力發電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蒙上一層巨大陰影。
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在此次中國清潔電力峰會能源論壇上透露,2012年我國棄風限電電量約為200億千瓦時。
這一數字假若折算成風電裝機容量,意味著高達1000萬千瓦的風電機組被棄用,約占當前全國風電裝機總容量的六分之一。
“以每1000瓦裝機需要投資8000元計算,這部分"棄風"所浪費的金額高達800億元,這是非常驚人的。”大唐新能源公司副總經理孟令賓分析道。
盡管近期風電審批權的下放被業內人士視為扭轉“棄風”的重要手段,但孟令賓顯然不這么認為。他表示,將5萬千瓦以上風電項目的審批權下放給地方政府后,全國風電將缺乏整體的統籌規劃,總量也將缺少控制手段。
以東北風電為例,目前東北電力過剩比例已經高達50%,風能開發得越多“棄風”也隨之更嚴重。孟令賓指出,在這種情況下東北地區肯定不能再發展風電,甚至該地區內其他的電源項目也要嚴格限制,等到有消納能力的時候再上馬新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