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降低火電的比重,是我國的基本能源戰略。有戰略,就應該付出相應的政策代價。根據中電聯報告,2012年,我國并網風電年底裝機6083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一;發電量1004億千瓦時,首次超過核電發電量。與此同時,火電完成投資繼續下降,所占全國裝機容量比重較上年回落0.7個百分點。能源結構日趨合理,不就是原有政策調節的功勞嗎?
其次,對于風電設備價格下降要有客觀認識。風電設備價格為什么會下降?是因為風電設備市場需求增長迅速,設備制造商訂單充足,勞動生產率提高。如果減少風電補貼,設備市場萎縮,則不利于設備制造商規模生產和降低產品價格。更關鍵的是,風電設備的暴利消失后,設備降價效應將大幅遞減,風電企業采購設備便沒有了大便宜可占。
所以,不要看到風電企業剛好過一點,就急于“撤梯子”。既然扶上馬,不妨再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