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聯數據顯示,三季度各月水電發電持續負增長,水電設備利用小時同比下降。截至9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水電裝機2.31億千瓦、同比增長12.4%,規模以上水電廠發電量同比增長4.0%,其中三季度各月同比分別下降6.5%、10.1%和5.7%,前三季度利用小時同比下降150小時。
“中電聯原預計今年汛期云南地區單日最大棄水電量將達到700萬千瓦時,四川全省棄水總電量將超過100億千瓦時。現在看來,西南地區棄水情況明顯好于預計。”歐陽昌裕對本報記者說,“原因之一是西南今年汛期來水偏枯,瀾滄江偏枯40%,金沙江上游偏枯1-4成。”
歐陽昌裕認為,除了現有的送電通道極限運行之外,跨區通道的投產是西南棄水減少的另一重要原因。“‘兩渡工程’(云南普洱至廣東江門±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和溪洛渡右岸電站送電廣東雙回±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于近日投運,大大加強西南區域輸電能力。另外,云南等地區采用行政措施壓縮煤電空間以增加水電發電量,也使其消納水電能力高于年初。當然,這種行政手段不符合市場規律,無法起到長久效果。”
“如果嚴格執行南方電網‘十三五’發展規劃,西南地區在未來將不會出現大規模棄水。然而,雖然金中直流工程通過核準,但開工建設投運困難重重,在網源不配套的情況下,西南未來幾年大規模棄水風險仍然存在。”歐陽昌裕對本報記者說。
對此,中電聯建議要按規劃及時核準、開工西南水電基地的外送通道工程,加快溪洛渡-浙西以及云南金沙江中游送電廣西等跨區通道建設,對棄水嚴重的省份適當控制風電、太陽能等電源開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