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歐洲已實現5~6兆瓦風電機組的批量應用,正在設計研制10兆瓦級的風電機組,而我國5兆瓦風電機組產品和6兆瓦級風電機組樣機尚處于試應用或外場試驗階段。
在關鍵部件方面,國內兆瓦級以上風電機組整機控制系統還處于試制階段,部分大型機組的關鍵部件產品仍需要進口,大型齒輪箱、發電機的可靠性有待提高,5兆瓦以上葉片、變流器的研制仍需與國外先進公司合作。
此外,與歐洲先進國家比,我國海上風力資源測量分析技術較為落后,海上風電場選址技術和經驗不足;而且我國海上風電場,裝機容量較小,主流機型的單機容量較小,投入運行的時間短,機組的可靠性和適應性也需要通過考核驗證。
據悉,目前在歐洲,3.6兆瓦、5兆瓦和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已經投入批量生產并應用到海上風電場建設中,10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也在進行研制。而我國已經批量生產并應用的海上風電機組為2.5兆瓦和3兆瓦,5兆瓦和6兆瓦海上風電機組仍處于試驗和示范應用階段。
此外,在風電場設計建設、風資源分析、風電行業公共研究測試平臺等方面也有不少差距。
祁和生表示,美國、德國、丹麥、西班牙等國家早就建立了國家級的風電機組野外測試、地面傳動和葉片的公共平臺,我國在這方面已經起步,一些主要制造商建設了整機測試平臺,但服務于全行業的國家級公共平臺尚未建立,這制約了我國風電技術的持續發展。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風電制造技術和產業技術集成方面,我們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著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