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五”開始的,中國就著手建立自己的風電設備認證體系,在國家認監委的領導和主持下,現在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風電設備檢測認證體系。中國的檢測認證體系有幾個特點:第一,技術含量高,技術水平提升快。風電認證是一項技術水平非常高的認證活動。在國家“十五”科技攻關技術項目認證認可科學技術研究與示范中,設立了可再生能源認證技術體系研究及示范,由鑒衡認證中心承擔的這項科研項目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我國風電檢測認證技術水平,為檢測認證的開展打下了基礎。這項科研項目也是中國認證認可領域由國家認監委主導實施的第一個科研項目,不僅使我們受益匪淺,而且該項目至今還在延續,為中國認證認可領域的科研樹立了一個典范,開辟了一個新的模式。第二,中國風能認證國際化程度高,首先我們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認證體系,與國際標準接軌,認證標準都是IEA的標準,認證實施的規則和程序也完全按照國際的統一規則開展。同時,中國認證機構的認證結果也得到了十幾個國家的采信。目前中國風電設備要獲得國外認證不僅周期長,拿到認證證書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有的二三年還拿不到,而且費用成本非常高,動輒上百萬,以致成為制約中國風電走出去的一大障礙。在認監委國際合作部的指導下,目前我們的認證得到了十幾個國家的采信。同時國際電工委員會正在建立可再生能源的互認體系,這個體系在開始建立過程中,我們就積極參與,中國在可再生能源認證體系建立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也做出了重要貢獻。第三,風電認證對整個國家產業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認證制度建立過程中,國家認監委認證監管部、認可監管部的認證管理非常嚴格,極大地提高了認證的有效性,同時在認證制度建立過程中積極和國家財政部、能源局、國家發改委進行溝通,協調,使我們的認證得到了廣泛響應。在近幾年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的鼓勵可再生能源發展政策中,幾乎都提到了檢測認證的作用,檢測認證已經成為保證產業健康發展非常重要的市場化的管理手段。
首先可以促進產品質量的提升,促進市場優勝劣汰,這與其他產品認證作用是類似的。其次是支持風電的技術創新。因為在認證過程中,通過設計認證、評估環節要同企業進行很深入的交流。認證機構掌握的一些評估方法和一系列的標準,不止是風機的標準,還包括一些材料標準,鋼結構的規范等。在認證過程中,我們給企業提供了對這些標準的理解和一些先進的分析方法,促進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提升了技術能力。同時通過我們在認證過程積累的一些大數據,包括我們現在建立起了全國風電監測體系、環境監測體系,我們搜集了大量的風電運行數據、環境數據,為我國低溫地區、高原地區、抗臺風地區的風電開發,適應這些地區惡劣環境的風電技術設計,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有針對性開發的低溫技術基礎規范、高原機組認證、抗臺風機組認證規范,極大地支持了企業的開發和研究工作,支持了產業能力的發展,所以說檢測認證在支持風電技術創新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是支持企業走出去。到現在為止有十幾個國家采信了我們的認證,當然也有很多困難,但現在來看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難,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我們的證書,比方在美國,實際上是金融機構對認證提出要求。我們和美國的花旗銀行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現在花旗也承認我們的證書,而且在其項目融資過程中,委托鑒衡認證中心進行技術風險評估。所以說,一個產業要在世界上立足,成為產業的強國,一定要有技術領先、市場領先的制造企業,也應該有中國自己的技術權威的、得到全球認可的民族檢測認證機構。在這點上,中國的檢測認證機構任重道遠。(摘自鑒衡認證中心主任秦海巖在2014世界認可日會議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