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訊:龍辛先生是湘電風能公司的副總經理,畢業哈爾濱理工大學,后來到美國學習一年。長期致力于風電機組的研制和開發,解決了許多重大的問題,如風機的技術,對質量控制方面了如指掌。
【龍辛】:這幾位專家都發表了很好的建議,我個人的評價中性,我們按照炒股的說法應該是中性,第二個對產業健康發展的問題,我覺得風電產業能不能健康發展起來,成長下去,設備是最重要的。關于電價,為什么是中性的。我們陸上風電出現同樣的問題,這個風電廠風最好,我們這些設備制造廠,大家為什么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大家幾乎是拼死,不光后果,哪怕是懸崖也跳下去,這個是很大的問題。大家仔細研究一下,從過去四五年,我們制造商排序的變化來看,就得出一個結論。這個說明什么問題,有很多的企業家,可能對股東對它的信托責任,這個信托責任沒有充分的考慮,但是我們的質保期現在是5年,甚至有的是20年,這個大部件都不能損壞,憑這一條我們一直琢磨,我們怎么走下去。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
我們管理學有一個說法,尤其是風電這么一個高危的企業,對我們的制造商來說先驅就會變成先烈,這個例子太多了。歐洲的例子非常多。我們可能比歐洲差那么一點,我們這樣一個電價,我們比歐洲2000年的水平還高了,這個電價成本,我確實感覺這有問題的。作為投資商來講,我不知道這個0.85是怎么測算起來的,我覺得總歸有一個算法,這個電價比如說10米的風,10.4米,你也是0.85,都是這個價,我覺得有點不太合理,我覺得是矛盾的事情,有些問題我們一直沒有想明白,我們在混沌的狀態下還在往前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