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VGL:亞洲如何從歐洲為期十年的海上風電場運營和維護項目中獲益(視頻)
速記——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訊:7月2日,在上海國際海上風電及風電產業鏈大會上,DNV GL的Dr Jack Giles發表名為“亞洲如何從歐洲為期十年的海上風電場運營和維護項目中獲益”的演講:
【Dr Jack Giles】:女士們,先生們,早上好!非常高興今天來跟大家做這個介紹,我今天會說一些我們在歐洲海上風機上面我們的一些運維經驗教訓,有一些教訓是比較糟糕的,有一些應該是非常好的。
我們看一下我們的運維,頭十年歐洲的整個運維活動,一開始對整個運維的成本還不重視,一開始關于OEM還有保障可靠性,所以一開始對維護關注并不是很強,所以整個工廠有缺陷,有的時候人們僅僅是救火式的維護,所以一開始做的不夠,人們從痛苦中吸取教訓,所以開始關注運維。過去人們早期是農業的設備,現在他們更加關注于真正海上的發電站,可以看到他們設計更加精良,能夠適應海上的狀況,這是我演講的概覽。首先,如果我們看一下整個海上風場的趨勢,可以看到整個的距離,看一下這個Y軸,還有水深,是S軸,一開始的時候比較靠近海岸,現在這個水深是60米,然后越來越遠,甚至離開海岸線160公里,這是早期的這些風場,在開始的時候這些維護并不是非常注意,但是隨著我們離開海岸距離越來越遠,因為海上環境非常惡劣,所以問題越來越多。我們看故障,海上產生故障的話和陸上對比它的成本甚至一百倍還多,所以對于維護團隊來說困難重重。我們也有一些項目在德國和英國的項目,它們都離海岸線非常遠,所以帶來挑戰。另外還有一些開發,比如說這些風場,有的時候可以把它拖到岸上進行維護。看一下這些挑戰,其實主要是進入風場的這個問題,早先有一些項目,我們發現我們其實要走的路更遠,從陸上的技術到海上的技術遇到了非常大的挑戰,我們真的要增加這些風機的可靠性,這樣用不著經常進入這些海上風場。我們首先要降低這種維護的時間,這是非常重要的,另我們要考慮一下中國的情況,還有考慮其他中國的情況,比如說中國有臺風我們要考慮,特別是在我們的人員安全方面要考慮進去,另外我們要考慮到受過培訓的人員,在歐洲有這種經驗的人很多,大家都聽說了這個工作是專業的工作,另外我們花經費來培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