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利益蛋糕的重新分配。如果你是政治局常委,你會怎么分蛋糕?不妨先看看我們結合肖鵬與曾鳴、吳疆三位專家撰寫的兩篇文章梳理出來的電改要解決的問題、電改目標、電改路徑,然后得出屬于你自己的答案。歡迎您留言并發表自己的觀點。
改革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利益蛋糕的重新分配。因此本輪電改方案輿論之勢洶洶,絲毫不足為奇,各方利益群體都要爭取改革過程中利益受損最小、收益最大,紛紛發聲建言電改新方案,也是分內之事。
電力改革不是新話題,說來說去也無非是問題、目標、路徑。圍繞著這塊蛋糕的兩大利益群體也十分清晰,無非是發電集團和電網企業。屁股決定腦袋,所以在發電集團和電網企業兩大利益群體的眼中,電力行業的問題、改革目標、改革路徑并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徑庭。
如果你是政治局常委,你會怎么分電改蛋糕?能見派認為至少要考慮清楚以下三個問題:改革目標是否符合當前以及未來的世界潮流?改革方案是否有實操性和建設性?改革方案和改革目標是否具備一致性?
電改的意義?
昨日電改指導意見方案已經上報中央,新浪財經能見派也在此關鍵節點前后分別刊發了由肖鵬、曾鳴撰寫的《電改關鍵不是拆分》,以及吳疆撰寫的《電改的水有多深》兩篇專欄文章,引起網友廣泛討論,現將兩篇文章簡單梳理一下,以供微信粉絲能夠像常委一樣去思考以上三個問題。
(欲讀兩篇大作全文,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一、電改要解決的問題
吳疆在《電改的水有多深》文章中詳細列出了2002年電改之后當前電力行業仍舊存在的幾大問題:
中國電改的推進還落后很遠、缺漏很多,“廠網分開”僅僅是市場化改革的外圍動作(縱向切分的方式之一),大多數國家優先處理的調度/交易/輸電等行業公共治理核心問題,至今仍未真正觸及。
以影響較大的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為例:
一方面,取得了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技術水平、凸顯比較競爭效益等預期目標,獲得了迅速應對預料之外的裝機短缺、消化世界范圍的一次能源漲價、積極履行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等超出預期的成果,體現了市場化改革的效益與活力,證明市場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值得堅持;
但與此同時,由于對市場的內涵認識不到位,重企業重組而輕公權建設,國家對于電力的控制與決策能力下降;由于對電力供應總體形勢認識不到位,重引進競爭而輕供應保障,電力供應問題長期未得根治;由于對產業運行機理認識不到位,市場化改革過程中反而出現超級壟斷利益集團,人為放大了壟斷的負面效果
——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以來,中國電網領域逐漸形成一種超級壟斷的業態:一是行業公共權力的壟斷,既當裁判員,又當一方運動員;二是業務規模的壟斷,企業規模已經超越“規模經濟”的上限;三是業務鏈條的壟斷,即是獨家批發商,又做主要零售商;四是技術創新的壟斷,既是獨家采購商,還是主要供應商;甚至在輿論與學術領域,通過大規模入股財經媒體、投資科研項目,也在抑制與封殺于己不利的新聞信息、學術觀點及改革建議……這種罕見的超級壟斷業態,在此前中國電力發展史上并沒有,在世界電力能源領域也極罕見,完全是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中試驗性階段性的負產品。
肖鵬與曾鳴的文章沒有用專門的篇幅來論述電改要解決的問題,但其提到:本輪改革核心價值取向與上輪電改具有本質的不同,因而不是其簡單延伸。上輪電改的價值取向旨在通過廠網分開,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剝離關聯交易,加快擴大電力供給規模。而本輪電改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旨在建立一個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和更加安全可靠、實現綜合資源優化配置的新型電力治理體系,推動我國順應能源大勢的電力生產、消費及技術結構整體轉型。
由此可見,肖鵬與曾鳴認為電改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是當前化石能源占比較高、霧霾嚴重、能耗高于發達國家、能源供應與能源需求之間的失衡等問題。
誰想來分電改的蛋糕?
二、電改的目標
兩篇文章對電改目標均有論述,但意見不盡一致。
肖鵬與曾鳴認為,本輪電改的核心價值取向是旨在建立一個綠色低碳、節能減排和更加安全可靠、實現綜合資源優化配置的新型電力治理體系,推動我國順應能源大勢的電力生產、消費及技術結構整體轉型。本輪電改的關鍵不在于電力企業的拆分重組和盈利模式的改變,而在于新型電力治理體系管理框架的頂層設計,其中政府能否通過立法實現國家電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至關重要。順應國際能源發展大勢,本輪電力規劃改革的目標應是建立以綜合資源規劃為核心的國家電力規劃設計體系。
吳疆認為,推進電力體制改革的終極目標必將指向全面提升電力產業的價值——進一步優化電力產業的基礎保障價值,有意識提高電力產業的生態承載價值,歷史性激發電力產業的系統整合價值。
三、電改的路徑
肖鵬與曾鳴認為,圍繞著綜合資源規劃為核心,需要改革電力企業的功能定位、改革法規制度。
在企業的定位方面,發電企業的定位仍是電力生產和供應商的角色,電網企業的定位為公用事業型企業性質,輸電無歧視開放,考核指標與售電量盈利脫離,電網由電力供應向電力服務轉變。
在法規制度改革方面,除重新修訂有關法規之外,在市場機制上要建立市場導向的新型電價結構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發電側引入兩部制電價機制。電網側明晰輸配售價格標準,建立獨立輸配電價體系,改變電網企業購銷差價的盈利模式。需求側逐步放松對零售電價的管制,允許和鼓勵售電公司根據用戶用電負荷特點提供多樣化的電價套餐;引入需求側響應信號,實現上網環節與售電環節的有機聯動,通過階梯電價、峰谷電價、分時電價、節點電價等手段引導用戶自覺移峰填谷,科學、合理地消費能源。
吳疆認為,新一輪電改在新的背景形勢下應該實現以下歷史價值,其中包含了電改的具體目標和路徑。
宏觀層面的需求
|
電改的歷史價值
|
搶占產業高點,帶動發展轉型
|
通過電網無歧視開放,完善新技術新產業發展平臺,帶動提高全社會能效,促進結構調整與轉型
|
抑制壟斷集團,打破產業割據
|
通過調度交易獨立,削弱壟斷利益集團的影響力,加強對基礎產業的中央集權,消除腐敗的又一淵藪
|
梳理央地權責,強化宏觀治理
|
通過構建多買/多賣市場格局,明確地方能源保障與發展的責任與分工,發揮多方的積極性創造性
|
保障民生權益,維護基本秩序
|
通過重組電網企業,提高資產效率與透明度,從而提高電力保障水平,實現公共設施與服務均等化
|
建言不誅心,因此對專家的觀點不宜追究其利益傾向,而是要看改革目標是否符合當前以及未來的世界潮流、改革方案是否有實操性和建設性、改革方案和改革目標是否具備一致性,針對以上三點,歡迎您留言并發表自己的觀點:您更同意哪一位的觀點?為什么?對于本輪電力改革的目標和方案,您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