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結束的第五屆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記者聯合采訪了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員會主席沃爾夫岡·帕爾茨(Wolfgang Palz),世界未來理事會氣候與能源部主任斯特凡·舒里希(Stefan Schurig),北歐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皮爾本·麥卡德(Preben Maegaard)。這三人均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能源領域的改革先鋒和引領者。面對中國記者提出的采訪邀請,他們欣然接受,并且在采訪的過程中,讓記者感觸最深的是中國得到了他們的一致贊揚,三位專家肯于為中國的發展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出謀劃策,很愿意讓中國與分享他們發展新能源的經驗。
中國應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
“中國目前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陣地,中國的能源結構還不平衡,需要加大對可再生能源的投入。”雖然已經是耄耋之年,但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員會主席沃爾夫岡·帕爾茨仍然精神矍鑠,思維敏銳。帕爾茨幾乎每年都要來中國,他對中國發生的變化表示贊嘆。但是,他認為與歐洲相比,中國的可再生能源還遠遠沒有合理地利用,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世界未來理事會氣候與能源部主任斯特凡·舒里希對此也有著自己的見解: “目前許多國家都在關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利用,中國現在已經做得很好,在太陽能、風能利用領域尤其突出。城市中利用太陽能供熱供水十分普及,風力發電應用也很廣泛。在發展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等一些發展中國家具有一定優勢。”
在對比歐美發達國家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時,他有著與帕爾茨不同的看法:“相對而言,歐美發達國家因為舊有能源應用技術已很完善,加上改造設備等舉措需要大量投入,反而在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方面容易落后于發展中國家。”
“世界可再生能源市場發展太快了,風能市場在過去10年間增長了30%-40%,而去年中國風能的增長竟然達到了100%,這真難以想象。”北歐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皮爾本·麥卡德對本報記者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