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臣,余龍飛,董小改,趙旭
中國風電材料設備網: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霧霾天數不斷增多,且區域不斷擴大,污染程度不斷提高。大氣污染是多方面的,生活廢氣、工業廢氣、建筑粉塵、工業粉塵、電廠煙氣排放、汽車尾氣等都對大氣環境造成影響,目前治理的主要手段是淘汰黃包車、減少水泥和鋼鐵產量、減少化石燃料消耗、增加新能源發電等。在新能源發電方面,也出現了不利的情況,即風電場棄風。根據有關資料介紹,2012年,全國棄風電量達到20TWh,棄風率為16.6%,最嚴重的省份風電運行時數不足1500h。很明顯,風電場棄風現象違背了利用清潔能源治理大氣污染的初衷。如何提高風電場運行效率是目前各風電建設單位重點研究的問題。中電投電力集團公司采用內蒙古綠能公司研究的技術,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建設了風電供熱工程,有效解決了風電場棄風及燃煤供熱污染的問題。
工程概況及技術方案
中電投內蒙古四子王旗風電場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四子王旗境內,距離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烏蘭花鎮約20km,風電場裝機容量為200MW;供熱站位于烏蘭花鎮西北部,供熱站供熱面積50萬m2。
近年來內蒙古地區風電規模不斷擴大,風電占電網容量比重逐漸增加,在電網處于低負荷時段,往往出現棄風現象,對風電場運行時數產生明顯影響,限制風電機組出力,風能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風電供熱項目的實施,以熱換電,在電網低負荷時將供熱鍋爐啟動,增加電網負荷,保證風電機組連續運行時間,有效解決了電網低負荷時棄風限電的弊端,提高了風電機組的運行效率;同時,風電作為清潔能源,改變了燃煤機組供熱的模式,降低了燃煤機組廢氣的排放,提高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由于風電供熱工程帶有蓄熱能力,能有效改善電網的峰谷差,平衡電網晝夜的負荷。
風電場發出來的電通過220kV集電線路送入杜爾伯特變電站,接入內蒙古電網;供熱站的兩路電源接入四子王旗變電站和杜爾伯特變電站,電壓等級為35kV。風電場不對供熱站直接供站,風電上網電價按照內蒙古風電價格計算;供熱站用電價格按照當地工業用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