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秀強
能源君語:今天再有重要事件發生,朝內朝外暗流涌動,終究計劃不如變化快。好了,在圍觀之后,我們還是來討論能源專業問題。
近期,國內電力股表現詭異,漲停!!究其原因,背后有電改概念刺激,預計還有新一輪行情在醞釀之中。
相比煤炭、油氣等能源品種,電力價格改革滯后——上網電價、銷售電價受政府嚴格控制,競爭性的電力交易市場沒有形成,輸配電價由購銷差價形成。
今年6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六次會議要求,抓緊制定電力體制改革,改革的時間緊、任務重,備受國家高層重視。今年11月,以深圳輸配電價試點為開端,電價改革和電力體制改革開始提速。
2002年國務院頒發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5號文”)提出“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改革方案。
有消息稱,新方案將不涉及“調度獨立”和“輸配分開”的相關內容,主要圍繞“四放開一獨立”來進行布局,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和交易平臺相對獨立。
能源君認為,電力體制改革實際上是價格管理部門、發電企業、電網企業、電力用戶等主體之間的利益調整和重構,與發電企業、用戶利益息息相關。
售電業務放開則是將體制賦予電網的利益,重新拿到市場上分割。值得注意的是,發改委在深圳輸配電改革方案中提“出市場化售電主體可以作為交易主體與發電企業議價,不同售電主體之間可以通過市場競價”。特別提出,不同的售電主體之間的競爭,意味著在獨立輸配電價確定后,將有多個主體參與競價,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
顯然,深圳改革方案已經在為新的方案埋下伏筆。
誰將在售電側改革中獲得機會?能源君了解到,目前包括電網系統內部營銷部門、發電企業市場部門、與電網業務密切的工程建設公司,以及節能服務公司對售電環節放開異常敏感。
根據電力行業內各方的動作,未來售電放開后,預計將有如下主體成為新的售電主體,并參與售電競爭:
其一不承擔電力輸配任務的市縣級供電局,重組為獨立的售電公司,從發電企業直接購電,繳納輸電費用,自主向用戶售電;
其二以五大電力為主的發電企業,在企業內部組建售電部,直接與用戶談判,在大用戶直接交易的額同時,從事售電或配電業務。
其三是與電網相關的工程建設公司,與用戶貼近的節能服務公司均可有參與售電競爭的機會。
其四是工業園區內可以組建配售電主體,為園區或開發區內部企業提供售電打包服務。
其五是有條件的社會資本組建售電供氣,直接參與售電服務。
變革在即,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