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能源服務公司的立體未來”研討會在京舉行,華北電力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鳴表示:“電改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將是未來一段時間電力行業面臨的新常態,新電改的一系列政策將為能源服務公司帶來重大發展機遇。”
售電側改革向提高能效、節能減排發展
“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營性電價放開、售電業務放開、增量配電業務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供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獨立,加強規劃)的框架意味著未來電力系統的售電側將強化競爭機制,形成市場化的售電新機制。曾鳴表示,售電側放開將成為我國能源服務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未來的售電側改革,應向提高用戶能效、節能減排的方向發展,在這方面能源服務公司將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
我國目前實行三級階梯電價,即根據不同電量實行階梯加價。而能源服務企業不同于此,它最終會實現用得越多越便宜,而不是越貴。能否實現這種效果,最關鍵的是要了解中國對售電市場是怎么放開的。
曾鳴認為,今后能源服務企業的業務范圍,不僅限于降低用戶的能源消耗,應進一步擴展到提高用戶的利用效率,幫助電網企業平滑用戶負荷曲線等業務上來,即根據各時點用電量,概括出用戶的負荷曲線,通過平滑負荷曲線,為系統電網作出貢獻,然后用批發的市場價格便宜購買。這種模式讓能源服務商達到贏利目標,同時實現節能減排。
電力改革將如何放開售電側
怎樣看電改?怎樣理解節能服務這項偉大事業?曾鳴認為,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將是最根本的目標。
“售電側放開這個市場,可能會有比較長的過程。”曾鳴談到,這個放開的過程和復雜程度將比較高,因此時間會拖的很長,中間要詳細制定各種實施細則,而且這種細則,肯定是幾上幾下,絕不會很短時間內完成。不會像深圳和內蒙古搞輸配電改革試點一樣,一掛牌,和當地發改委一對接就實施。
曾鳴同時表示,現在的售電側放開,不像以前的一縣一公司屬地方管理模式。因為1998年以前就是這種模式,國家投資3000多億元把資產收上來,用城網補貼農網、工業補貼農業、大電網補貼小電網的方式,解決了三農用電問題。
此次電力改革是要引入競爭,進行售電側放開,而目前每個縣公司都有配網,我們所說的售電業務是像電商一樣的兩邊撮合,因為售電放開的資產很可能到電表,也就是說,電表之前的資產仍會由電網負責投資、維護。
未來的某些售電機構,有能力去跟某些發電商拿到低價電,然后又有能力幫助用戶優化負荷曲線,在此種情況下,就會產生盈利點,售電側放開后的機會就定位在這上面。
曾鳴最后表示,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在中國能源轉型過程中,能源服務作為我國能源的軟實力,可以真正把能源結構轉型經營起來,進一步將國家政策、能源需求以及相關能源產業聯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