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電力巨頭試水海上風電開發
沿海風電開發分為灘涂風電和海上風電。與灘涂風電相比,海上風電的運行環境更復雜,技術要求更高,施工難度更大。目前,江蘇灘涂風能開發所剩不多,各地的海上風電開發正提上日程。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的評估,我國近海海域風電裝機容量可達1億至2億千瓦,海上風電開發前景廣闊。江蘇近海蘊藏的可開發風能資源潛力巨大,約為2500萬千瓦,是陸上可開發風能資源的2至3倍。
江蘇省發改委有關專家指出,江蘇近海海域水深一般不超過15米,海底地勢平坦,可開發面積3600平方公里。而且,風能品質比較好,風功率密度比陸上大25%至30%,可以安裝單機容量2兆瓦以上的風電機組。同時,近海岸無風的時間很少,可以使機組多發電、海上風電機組故障降低,壽命可達25年以上、不會因為視覺污染、噪音等環境因素影響項目進展。
江蘇優質的海上風能資源正引來眾多電力巨頭試水海上風電開發。
如東縣新能源局副局長李長華介紹,目前如東縣已啟動30萬千瓦海上風電國家示范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確定由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共同承擔。
今年5月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所屬的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如愿地與鹽城市簽署了海上風電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這一協議,今年長江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將在鹽城近海建設2至3臺2兆瓦海上試驗風機,2010年開工建設10萬至20萬千瓦海上試驗風電場,遠期將建成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
5月15日,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華東分公司與連云港市簽訂了贛榆和灌云兩縣的海上風電場投資開發意向書,為投身江蘇海上風電開發布局。
在今年6月29日召開的“2009中國國際海上風電和傳輸大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施鵬飛表示,國家已確定6省區7大千萬級風電基地,其中2020年江蘇將建成1000萬千瓦風電場。
以風場換產業政企博弈冷思考
目前,江蘇風電開發是以市縣屬地劃界、分片開發。在江蘇沿海風電開發高潮迭起,優質風能資源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一場以“優質風場供應”換“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政企博弈正在江蘇省沿海各市縣與幾大電力巨頭間上演。
從南通一路北上,江蘇沿海南通、鹽城、連云港三市都把風電產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一個個風電產業園、風電產業集群如雨后春筍般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