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電網余缺調劑作用。在用戶的用電高峰時期,分布式電源很有可能無法完全滿足用戶的用電需求,或在用戶的用電低谷時期,分布式電源電量過剩,此時需要大電網為分布式電源和用戶提供電量調劑余缺;發揮電網備用服務作用。除了少數偏遠地區獨立運行的分布式電源外,分布式電源一般均接入電網,正常運行時由電網為其提供電壓頻率支撐、系統備用等服務,發生故障或檢修退出時,由電網繼續為其用戶提供可靠的電力服務,以滿足電力用戶的可靠供電要求。
(2)分布式電源的大量接入將出現局部地區潮流返送輸電網、雙向潮流大幅變化等情況,進一步驅動電網的更廣泛互聯,實現全網范圍內進行優化配置和保障電網安全運行。
德國經驗:分布式電源大量接入將導致配電網潮流雙向流動,成為有源網絡,進而出現本地分布式電源發電過剩而頻繁向主網送電情況。目前德國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每年約有四百小時向主網送電,對德國主網有功平衡帶來較大影響。依靠大電網調節成為德國分布式光伏消納重要手段。
我國情況:2020年前,將出現局部地區(比如浙江嘉興市、北京延慶縣)的可再生能源滲透率高達200%的情況,潮流將返送至220千伏電網。要求主網與配電網建立起更加緊密的聯系,將分布式電源納入到主網監控范圍內,在全網范圍內優化配置分布式電源。
3、“十三五”配電網發展展望:《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
配電網向各類用戶配送電能,是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指110千伏及以下電網;部分偏遠和農村地區電網相對薄弱,110千伏仍承擔輸電功能,在這些地區配電網指35千伏及以下電網。
(1)2015-2020年與2011-2014年配電網建設改造規模比較


(2)2015-2020年與2011-2014年配電網投資規模比較

(3)《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之十大行動
《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重點任務中提出十大行動,分別為配電網統籌規劃行動、配電網技術標準體系構建及宣貫行動、城市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升行動、配電網統籌規劃行動、邊遠貧困地區供電行動、配電網網架優化行動、配電網裝備提升行動、電能替代行動、配電自動化建設行動和新能源及多元化負荷接入暢通行動。其中推動單位新增配網規模投資上升的主要因素在以下三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