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2月2日發布的2015年風電產業發展情況顯示,2015年風電新增裝機容量3297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再創歷史新高。累計并網裝機容量達到1.29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8.6%。風電發電量1863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3.3%。
彭博新能源財經1月底發布2015年風電裝機容量及整機制造商市場份額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陸上及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29吉瓦,其中陸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達到28.7吉瓦,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中國連續第七年蟬聯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彭博新能源財經稱,此數據為吊裝容量,非并網容量。
中國風能協會此前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050萬千瓦,同比上升31.5%。按照慣例,中國風能協會發布的數據也應為出廠吊裝容量。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由于統計口徑的不同,各家的統計數據有些出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2015年,我國風電發展速度的確達到了歷史高點。特別是從整機商出貨量這個方面來說,比前幾年明顯要景氣。“但是,亮麗的數字表明的只是數量,很難由此推定,我們的風電產業發展質量有了顯著提升。”該人士認為。
今年新增裝機量將下降
在業內看來,2015年風電的高速增長,與風電上網標桿電價下調所引發的“搶裝”有很大關系。因此,2015年的高增長主要是風電價格下調政策驅動而不完全是市場需求驅動。
國家發改委2014年9月發布的風電調價草案中下調幅度遠超市場預期,致使開發商想搶在陸上風電上網電價正式下調之前,盡可能多的完成獲批項目的投運。在這一背景下,2014下半年開始,風電投資累計增速連續超過40%。隨著2015年1月,陸上風電調價方案正式公布,“搶裝”狀況一直延續到2015年底。
目前,主流的風電運營商如龍源電力、華能新能源、大唐新能源等,都預期2016-2017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將會下降,業內認為,一方面,新一輪的風電調價明確了今后幾年的電價下調方案,這將很大程度緩解“搶裝”現象;另一方面,風電開發商在電價下調后對產能擴張也將更為謹慎。
招商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2015年中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已達高峰,“十三五”期間會逐步下降。其預計,2016年和2017年風電新增裝機將分別回落到27吉瓦和25吉瓦,相對于2015年分別下滑11.5%和16.7%。
管好存量風電同樣重要
國家能源局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年,風電棄風限電形勢加劇,全年棄風電量33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13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同比增加7個百分點,其中棄風較重的地區是內蒙古、甘肅、新疆、吉林。
華北電力大學可再生能源學院教授劉永前曾向記者表示,美國的風電裝機容量比我國少,但是發電量卻比我國多,這說明國內好多風機雖然立起來,但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風電沒有有效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