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能源產業優化歷十年風雨 去產能之路發人深省
2016-06-15
來源:《能源評論》
瀏覽數:494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刺激了許多行業的大規模投資擴張?!笆濉币詠?,抑制產能過剩更是成為國家宏觀部門調控的重要內容之一。能源產業去產能已經推行了十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取得的成果,均值得深思。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刺激了許多行業的大規模投資擴張。“十二五”以來,抑制產能過剩更是成為國家宏觀部門調控的重要內容之一。能源產業去產能已經推行了十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取得的成果,均值得深思。
能源產業優化歷十年風雨 去產能之路發人深省
2016年2月5日,國務院“罕見”地于同日發布了《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兩個文件。
眾所周知,產能過剩一直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國務院于“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的年初再次頒布針對鋼鐵與煤炭兩個行業的化解過剩產能意見,而且首次提出了煤炭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這說明在經過“十一五”、“十二五”兩個五年規劃的十年治理后,產能過剩依然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結構調整優化過程中仍未治愈的“頑疾”。而且與以往時期相比,處理產能過剩問題已經更加刻不容緩。
“十一五”“十二五”越減越多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刺激了許多行業的大規模投資擴張。統計顯示,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投資出現過三次明顯的加速增長期,分別出現在1993年、2003年和2009年。持續的高強度投資必然造成產能增長超過需求消化能力,產能過剩也就在所難免。除了傳統產業,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出現過剩。比如光伏行業,短時期內投資過度,致使產能嚴重過剩。
為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我國政府采取了諸如產業政策、環保政策、財政貨幣政策等多方面的應對措施。2005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把鋼鐵產能過剩作為調控的“靶心”。2006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從信貸、土地、建設、環保、安全等方面強化了管理,嚴格控制新上項目,重點調控行業的投資增速。2007年以后,幾乎每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把“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列為下一年經濟工作的重點。2009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宣布,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和風電設備等產能過剩行業,國家有關部門將原則上不再批準擴大產能的項目。
“十二五”以來,抑制產能過剩更是成為國家宏觀部門調控的重要內容之一。2012年,我國共下達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指導意見》)指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并提出了通過5年努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的目標。
然而,從搜集到的數據看,幾個主要行業的產能利用率變化情況顯而易見:
根據數據,自2013年10月發布《指導意見》后兩年多以來,產能過剩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有效治理,有些行業的產能過剩甚至還有所加劇,產能過剩狀況依然十分嚴峻。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中國在過去十年并沒有按照計劃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這使得情況更為惡化。”究其原因,治理產能過剩雖然是著眼于供給側的,但產能過剩狀況卻與供給及需求兩者均密切相關。
從供給端看,國內的現實情況是,每年都在壓縮過剩產能,以鋼鐵行業為例,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2010年至2014年,我國累計完成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2135萬噸、煉鋼產能9287萬噸。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數據是:近三年淘汰落后煉鋼煉鐵產能9000多萬噸、水泥2.3億噸、平板玻璃7600多萬重量箱、電解鋁100多萬噸。與此同時,雖然投資增幅已經下降,但仍然在上馬新項目,新增產能甚至超過壓縮產能,抵消了壓縮產能的效果。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淘汰煉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同時新增煉鐵產能3000萬噸,雖然較2013年下降36.2%,較2012年降幅過半,但新增煉鐵產能與淘汰煉鐵產能基本相當,當年全國實際煉鐵總產能較上年基本未變。
- 閱讀上文 >> 綠色發展做表率節能減排當先鋒
- 閱讀下文 >> 【探究】德國為何開始減緩綠色發電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