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結構的輕量化已經是幾十年來工程挑戰的課題,在許多應用中的優勢已經在國際文獻中得到了廣泛的記錄。至少在過去的20年里,歐盟委員會一直通過其框架計劃支持先進輕量化復合材料的研究和開發。最近,交通運輸電氣化的推廣,增加了對輕量化設計解決方案的興趣和需求,這反過來又需要開發創新的材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的更廣泛政策也需要新的解決方案,來提高新型輕質材料的可回收性、關鍵原材料替代,以及開發節能制造技術。
復合材料如何引領建筑領域創新,并為設計師、建筑商提供新的材料、工藝和結構設計思路?
復合材料在建筑和基礎設施應用中的優勢越來越明顯。目前,建筑師得以充分利用復合材料的特性,能夠設計和創造具有寬敞、明亮和通風空間的建筑,這是傳統材料難以企及的。復合材料可以生產成各種復雜的形狀,在設計上提供多功能性,也可以根據設計需求量身定制其特性,例如輕質,隔音或隔熱,抗紫外線,防火等,從而節省時間以及降低組件運輸和安裝成本。30年前,很少有人想到鑄鐵井蓋會被復合材料井蓋所取代,它們具有相同的性能特征,但重量只有鑄鐵井蓋的三分之一。
復合材料在建筑領域發展的主要障礙和助力點是什么?
雖然復合材料在民用建筑中的好處是眾所周知的,但確實存在障礙。人們無法準確地說出哪些優點是最重要的,這大多是因為不熟悉復合材料,甚至還會引發訴訟。行業內的保守觀點仍然認為復合材料難以回收,維修和生產成本太高。
在材料、技術和設備方面,未來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如何幫助建筑行業使用最好的復合材料?
傳統的建筑材料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因此,相比之下,纖維增強聚合物復合材料可以被描述為“新人”。然而,在1960-1970年間,通過創新和研發在聚合物復合材料的應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開發新型制造技術以降低成本、使用增材制造工藝、增強材料低成本化(特別是碳纖維)、以及具備可循環性的生物基復合材料是未來可能集中精力去開發的一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