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能源安全和氣候異常的挑戰,國內外大力發展新能源。近日,臨沂市出臺加快全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見,確定了新能源汽車、生物質能發電產業等七大新能源產業,作為今后發展重點。
從今天起,本版開設“探訪臨沂新能源產業”專欄,將陸續派出記者深入企業車間和相關部門,對這七大新能源產業發發展情況進行實地采訪,探訪臨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未來。
在2009年之前,研究“能源”的臨沂市發改委工業科科長崔可義不會想到,家鄉莒南澇坡鎮水庫和山上成日刮不停的風能夠利用起來——不僅是有開發價值的清潔資源,而且是吸引了大唐和國電兩大國內能源“巨頭”的資源。
如今,分布在沂水、沂南、臨沭、莒南等縣的眾多測風點在悄悄建立,國內外企業陸續到來,臨沂這個以山地風場為主的沂蒙山區,讓風車轉出了更多清潔能源。現狀>>“風車”漸多國電也趕來“爭風”
2月9日,國電山東公司與臨沂市莒南縣政府和臨沂市臨港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共同開發風電資源協議。根據協議,山東公司擁有臨沂市兩地250兆瓦及以上規模的項目優先開發權。該協議由國電費縣發電有限公司代表國電山東公司簽訂。
250兆瓦究竟是多少呢?2009年11月11日,臨沂日用電負荷創新高,為2680兆瓦。理論上10個這樣的風電項目就可以滿足目前臨沂的供電需求。
記者電話聯系了費縣國電的相關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現在正在測風階段,通常要測一年甚至更長。不過如果測風合格進行開發的話,資金投入將數以十億計,預計將成為臨沂最大的風力發電項目。
實際上,除了莒南澇坡鎮,沂水縣、沂南縣、臨沭縣都有測風點,平邑縣已經有風電項目在建設,沂水縣唐王山風力發電項目不僅是臨沂第一個風力發電項目,而且是第一個由外商獨資建設的風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