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風能國際峰會上,國際環保協會首席執行官李軍洋在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風能投資將出現四大機會。
李軍洋認為,中國風電裝機量的復合增長率從前幾年的100%,大幅降低到30%左右,在變革期內,將奠定今后風力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格局;隨著風電產業鏈龍頭主體投資布局完成,投資產業鏈將向核心部件及上下游價值鏈轉移。
在談到中國風能投資機會方面,李軍洋認為將會出現四大機會,一是零部件企業優于整機制造企業,尤其是尚未突破的主軸承、控制系統和變流系統,有市場投資機會;二是風力發電配套產業中的儲能電池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三是風電整機發電設備制造核心技術投資,仍然是風電技術投資的價值核心;四是中國海上風電———提前準備的未來商機。
對于風力發電在中國區域經濟布局中存在的問題,李軍洋認為,“眼下,一些地方政府主導下的盲目發展風力基地是造成風力發電在中國區域經濟無序布局的主要原因,風力發電并非都是所有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的良藥。”他建議,“風電企業在落戶區域,尋求當地政府政策最大化的同時,如果注重可持續發展,在風電產業與當地高校共建研發隊伍,培養當地優秀人才;對上下游供應商實現知識、技藝和經驗的轉移,共同成長;在當地實現技術和創新能力,并分享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與當地上下游企業聯手打造區域優勢風電生產、研發基地,不僅可以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而且對于風力在中國區域經濟中的有效布局,形成幾個真正的龍頭基地效應,起到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