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風電制造業正在努力地躋身于強國俱樂部,敲門磚或將是大容量的風電機組。
“中國的風電機組應該向更大規模發展。”日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公開場合向企業“喊話”。并給出了具體設想,“目前中國1.5兆瓦機組技術比較成熟,但容量需要更快速的提高,使得陸地風電主力機組到3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到5兆瓦,并提前布局10兆瓦的機組研究。”
據風電行業權威咨詢機構丹麥BTM近期發布的《世界風能發展》報告顯示,隨著風電產業的發展,風電機組大容量化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效率更高的3兆瓦及更大功率的風電機組必將成為下一代主流機型。
實際上,除了政府部門的敦促,大規模風電下海的熱潮,也吸引著風機生產廠商們加緊研制大容量風機。
在這輪投資歡宴中,吹響“沖鋒號”的并不僅是華銳、金風這樣的風電名企,即使是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型企業,也渴望著通過設備的擴容,在海上風電“競技場”上搶占一席之地。
新規刺激大風機布局?
“我們5兆瓦風電機組項目,總投資15億元,將于今年年底竣工投產。”華銳風電技術總監陳黨慧對本報記者稱。
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我國國內風電整機制造商累計市場份額中,華銳排名第一,在大容量風機的研制上自然是當仁不讓。事實上,今年1月11日,華銳風電5兆瓦風電機組項目已經在華銳風電鹽城產業基地奠基開工。有消息稱,華銳的5兆瓦風機下線后,會用于東海大橋風電場二期工程。
比這位老大哥更有野心,排名第四的明陽在3兆瓦風機下線后,目前已經開始了6兆瓦風機的開發設計。
“我們正在布局的6兆瓦風機,是深層次開發海上風電的機組。”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首席整機技術工程師張學向本報記者表示。
排名第十的北重在大容量風機研制進度上稍慢一些,“我們3兆瓦風機今年下線,目前我們也在同時研制5兆瓦的風機,預計明年下線。”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營銷部營銷經理聞衛東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