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臺灣強化塑膠協進會趙玨秘書長的推舉和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的盛情邀請,使我們有機會與臺灣地區碳纖維(CF)及其復合材料(CFRP)同行進行有益的交流,但由于時間短暫,只能與臺塑、森湖、拓凱與環航復合材料公司進行有限的互動,因此不足以對臺灣的CF和CFRP產業進行綜合評價,只能談些膚淺的感受。
一、臺塑聚丙烯腈碳纖維(PAN-CF)產業。目前臺塑PAN-CF產能(約6150噸/年)已居世界第四位,僅次于日本東麗(18900噸/年)、東邦Tenax(13500噸/年)和三菱麗陽(8100噸/年),而超過美國Hexcel(5100噸/年)和Cytec(2000噸/年),雖然在產品的高檔品種方面與美國尚有差距,與日本差距更大,但比中國大陸要強得多,而且近兩年在產品品質和高檔產品方面邁上了新臺階,先后開發了比東麗T700CF模量還高的TC-36S,以及強度(5170Mpa)和模量(290Gpa)均高于T700的高強中模新品種TC-42S,同時還順應市場的需求開發了TC-35的48k大絲束CF,更可喜的是目前研制的CF已接近于T800水準,預期今年底有望突破性進展。同時2010年底將增設一條1300t/a的生產線,而到2011年底視市場恢復情況將再增設一條1300t/a生產線,屆時CF的總產能將達到8750t/a,仍超過美國Hexcel(7000t/a)居全球第四位。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海峽兩岸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值得大陸同行學習的。
二、臺灣地區的CFRP產業。臺灣的CFRP體育用品一直是引領世界同類產品發展的先鋒,國外許多名牌產品都是由臺企生產而貼國外的知名商標出售。
森湖公司從1974年便開始生產木制網球拍,目前已發展成為年產CFRP網球拍60萬支、高爾夫球桿30萬支、棒球棒30多萬支(世界最大)等多品種運動器材的生產廠家,年消耗CF約100多噸,自己擁有預浸料生產線。產品遠銷歐、美、中國大陸、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地區。
拓凱公司從事FRP制品生產也有30多年的歷史,目前在臺、港、大陸和美國有5家生產廠,從業人員多達6000余人,擁有較為齊全的CFRP、GFRP和AFRP(對位芳綸纖維復合材料)的各種成型設備和方法,包括預浸設備、長絲纏繞機、拉擠成型機、SMC、噴布法、樹脂注入法、預混法等,因此產品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其中醫療床板、網球拍和自行車(20萬輛/年)產品居世界首位,有5種國際名牌網球拍的50%是由該公司生產。此外,還有防護產品(各種頭盔)、消音產品、電子產品(筆記本電腦外殼、印刷線路基板)、飛機部件(MD-11排氣管、內裝材料等)、汽車部件(傳動軸、油箱、外殼)等,今后打算與漢翔合作生產CFRP飛機部件,并希望有機會參與大陸的大飛機項目。
環航公司的蔡科然先生是臺灣第一位CFRP執業工程師,也是臺灣尖端材料科技協會(SAMPE)的始創者,憑借他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禪境、執著的敬業精神、幾十年涉足CFRP產業追求打拼的情結和功底,在其各種創新的CFRP自行車零部件和傳輸熱玻璃滾筒(不銹鋼管夾CFRP內襯)等產品上得到充分詮釋。
另外,應對世界經濟不景氣對CF產業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由經濟部技術處組織相關廠家成立“碳纖維復合材料產業聯盟”,同時為配合風災的重建計劃,同步啟動CF的“健橋安家”計劃,中科院利用自身的研發基礎和優勢,及時跟緊提出今后CFRP生產技術、非破壞性檢測技術、主要應用領域及有關精密機械的研發方向,足見政府部門的應變能力較強。此外,漢翔公司經兩年的籌劃,正加速推進“先進復合材料中心”的建設,同時邀請產業界、高校和工業研究單位參與,并得到他們的支持。相信這些舉措對臺塑迅速擺脫CF市場供過于求的陰影、重振臺灣CF及CFRP產業的雄風,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幾點看法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