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優勢
在風能發展方面,甘肅捷報頻傳。
近日,酒泉新能源基地建設傳來消息:到2010年12月30日,風電裝機總量達到550萬千瓦,提前超額完成一期工程建設目標;新能源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一年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34億元,累計達到298億元。
落戶酒泉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項目,是國家批準的第一個千萬千瓦風電基地。目前,酒泉風光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已成為國內產業規模最大、產品型號最多、配套能力最強的風電裝備制造基地。據測算,風電場建設期間一年用工15000人,運行期間2500人,裝備制造方面可吸納5000人就業,第三產業也可拉動 5000人就業。
2011年元旦期間,華電新能源甘肅分公司所屬瓜州201MW風電工程、玉門96MW風電工程相繼并網發電。至此,華電新能源甘肅分公司在甘肅地區已投產風電容量達到近300MW。目前,華電新能源甘肅區域尚有在建和已核準風電、太陽能項目容量110MW,并有多個新能源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在近日舉行的2010中國新能源產業經濟發展年會上,甘肅酒泉、平涼同時入選15個最具投資價值的中國新能源產業城市,甘肅省瓜州縣被推薦為2010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之一。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因為甘肅在風能方面的條件,的確得天獨厚。據氣象部門風能評估,酒泉市風能資源的理論總儲量為1.5億千瓦,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以上;年有效風速時間達6300小時以上,年滿負荷發電時間達2300小時,無破壞性風速,對風能利用極為有利,適宜建設大型并網型風力發電場。
“酒泉速度”
天時地利人和齊聚,讓甘肅收到了眾多來自政府與企業的橄欖枝。日前,由國家質監總局投資建設、國內第一家風電設備檢驗基地――國家風電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驗基地在甘肅已經開始建設。這個檢驗中心檢驗基地將為風電裝備制造企業提供檢測服務和技術支撐,可對風力發電機組及重要部件的制造、安裝、調試等指標進行評價,檢驗能力可覆蓋西北面向全國。
2009年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一期工程啟動以來,華銳風電科技(甘肅)有限公司、甘肅金風風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等名企相繼入駐酒泉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2009年,金風科技生產風機200臺,實現產值19.2億元;華銳科技生產風機300臺,實現產值29.2億元;中材科技生產葉片300幅,實現產值1.62億元。均是當年投產,當年見效。
據數據顯示,華銳科技是我國第一家自主開發、設計、制造和銷售適應全球不同風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大型陸地、海上和潮間帶風電機組的專業化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3300兆瓦,行業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三,在酒泉完成投資4.43億元,產值達到95億元。金風科技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整機制造商,也是國家大功率風電機組研制與示范重大項目的承擔者,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2535兆瓦,行業排名中國第二、全球第五,在酒泉完成投資1.1億元,產值達到49億元。東方電氣是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擁有中國發電設備制造行業一流的綜合技術開發能力,2009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911兆瓦,行業排名中國第三、全球第七,在酒泉完成投資9800萬元,產值達到5.6億元。在酒泉,風電裝備制造產值過億元的企業還有中材科技、中復連眾、中國水電四局等,總共有17家。
據悉,2010年工業對酒泉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54%,拉動經濟增長9.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提高了4.2個百分點。而新能源產業直接推進了酒泉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眾多名企的引進,將為這一地區帶來長久而深遠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