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辦的“第五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宋北杉等領導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重要講話。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總經理張福生在論壇開幕式上作了《中國綠色能源基地的探索和實踐》的主題演講,介紹了“十一五”期間蒙西電網積極落實《可再生能源法》、全力推動風電的跨越式發展歷程,并向與會的600多名國內外嘉賓鄭重宣布:中國風電的“內蒙古時代”已經來臨。
“十一五”期間,我國新能源產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去年年底,我國新能源年利用量總計3億噸標準煤,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9.6%;全年風力發電新增裝機達2210.44萬千瓦,裝機容量達到3107萬千瓦。其中,內蒙古率先晉級“千萬千瓦風電俱樂部”,今年2月份風電裝機達到1090萬千瓦,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風電之都”,不僅清洗了“風電是垃圾電源”的惡名,而且讓陸上“風電三峽”的夢想逐步變成現實。
內蒙古綠色能源資源得天獨厚,碳匯總能力1.52億噸,約占全國的17%,居于第一位。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內蒙古風電開發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長:蒙西電網風電裝機從2005年的8.3萬千瓦起步,去年已達到630萬千瓦,居國內省級電網之首。風電裝機容量已占電網統調總裝機的16.4%,風電裝機和電量分別占到全國總量的20.3%和20.8%,去年12月26日,風電上網電量達到上網總量的20.3%創歷史新高,風電裝機規模和電網消納比例等各項指標居全國第一位,綠色風電已經躍居蒙西電網第二大主力電源。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能源消費大國,能耗強度是日本的5倍。因此,加快蒙西地區“風電三峽”基地和特高壓送出通道的開發建設力度,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千秋大業。內蒙古變輸煤為輸電,變輸沙塵暴為輸清潔風電,實現風、火、抽水蓄能相互調峰打捆以穩定的潮流長距離、大容量向全國缺電的負荷中心可靠輸送,是實現中國現代化建設能源共享的堅強保障,也是優化自治區能源結構,提升能源產業綜合競爭力與實現綠色草原和諧發展的必由之路。
論壇圍繞“新能源戰略新興產業”的主題,廣泛深入地探討了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之路。內蒙古電力公司承辦了本屆風能分論壇,于立新副總經理主持論壇,全國政協常委、內蒙古工商聯主席田震作了《老少邊窮地區如何搭上新能源發展的快車》的演講,楊泓副總經理作了《建設風電三峽 造福中華民族》的演講,京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岳恒飛作了《內蒙古風電發展的思考》的演講。內蒙古風電發展的系列主題演講博得了會場熱烈的掌聲,也引發了在座專家學者的共鳴和思考。來源內蒙古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