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印度風電企業情況

2012年印度各風電企業市場份額(數據來源:BTM)
目前,獨立電力開發商(IPPs )在印度風電市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譬如,Mytrah 能源有限公司的風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31 萬千瓦,未來有望突破100 萬千瓦。Tata 電力公司則正在與IDFC 私募股權基金公司所有的Green Infra 有限公司洽談,試圖收購這兩個公司的可再生能源資產,并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每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15 至20 萬千瓦。
印度現在也是一個全球主要的風電制造中心。截至2012 年年底,印度的19 家風電制造商的年度總產能超過了950 萬千瓦。
風電制造商像Enercon 、蘇司蘭、RRB 、PioneerWincon 和歌美颯都在印度建立了現代化的設備生產基地,并成為開發商。他們在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場的風能資源豐富區購買成塊的土地,將安裝的機組賣給私有投資者,建設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盡可能地加快項目進程。
據BTM 報告顯示,2012 年,印度市場裝機容量排列第一位的制造商是蘇司蘭,市場份額為34% ;接下來是Wind World India,市場份額為25% ,歌美颯、GE 和維斯塔斯分別占10%、5% 和4% 。在印度,風電制造商一直以來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是本土風電機組制造商,如蘇司蘭等;第二梯隊是國外老牌制造商,如歌美颯、GE 等;第三梯隊則是從歐洲風電機組設計機構購買技術許可的其他印度本土制造商。
近兩年,中國明陽風電以黑馬之姿闖入印度風電市場,并逐漸成為第四股勢力。2012 年,明陽風電與印度獨立發電集團信實電力及其下屬公司簽訂了一項30 億美元的合同,兩家公司將在印度10 個邦共同開發總容量為250 萬千瓦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中國開發銀行將為該合作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目前,明陽風電在印度注資了GWP(Global Wind Power)公司,員工人數超過300 人,本地化率90% ,明陽風電將其1.5 兆瓦機組的零部件輸送到印度,然后由GWP 公司組裝。今年10 月,明陽風電的第一批1.5 兆瓦風電機組已經交付給印度風電技術中心,等待審批。
當然,明陽風電也不是第一家將風電機組賣到印度的中國企業。據報道,2011 年4 月,上海電氣與印度KSK能源公司簽訂了一項協議,由前者提供125 臺單機容量為2 兆瓦的機組,總訂單容量達25 萬千瓦。
雖然這幾年印度的風電制造市場還是由蘇司蘭、GE 、維斯塔斯和歌美颯等傳統企業統治,但是其他制造商的格局卻一直在變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