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上述規定有利于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合法權益,但對于債券發行人的銀行貸款方來說,債券持有人大會并未將其包含在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使貸款銀行的權益受到威脅。根據債券交叉違約的理念,當發行人同時具有銀行貸款和其他債務時,如果發行人對一筆債券違約,則一般認為其對其他債券、銀行貸款等債務均構成違約。從華銳風電來看,其目前銀行貸款余額為零,但于今年下半年到期的銀行票據敞口余額約9990.44萬元,債券提前回購必然會對銀行票據的如期兌付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從債務償還的角度,我國《企業破產法》規定,對于普通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對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對該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華銳風電的“折價回購”議案雖然未獲通過,但同日提請的“追加擔保”議案獲得通過,意味著一旦其破產,該期債券持有人將對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債務的償還產生影響。
因此,我們認為,在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首先應該明確確立“交叉違約”的法律概念和理念;其次,根據該理念,應該完善債券持有人會議制度,例如讓貸款銀行和其他債權人等相關利益方也參與債券持有人大會,使所有相關利益方均能公平行使自己的權利,使其權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更公平對待各類投資者
在保證投資者公平性方面,此次華銳風電的折價回購方案規定:單個賬戶可以出售的金額上限不超過50萬,比例上限不超過單個賬戶持有面值的10%,金額或者比例上限就高不就低。一方面,有市場人士認為這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中小投資者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有助于減少中小投資者的損失,但這種做法顯然對大投資者不公平。對于持有債券份額較大的機構投資者,只能繼續持有大部分的債券到債券回售日,如果最后華銳風電出現違約無法償付債務,機構投資者將會面臨較大損失,這與破產法規定的“按同比例清償債務”相比可能有失公平。另一方面,從“折價回購”方案投票情況看,中小投資者認為是華銳風電為了留下大客戶,方便今后償還。因此從中小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兩方面來看,此“折價回購”方案均存在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