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記者從洛軸獲悉,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各部件近日運抵福建平潭,將在此完成合體組裝,其上應用的核心部件主軸軸承來自洛軸。“洛陽創新”推動我國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在高端裝備制造上實現重要突破。
作為風力發電機的核心部件,素有風機“心臟”之稱的主軸軸承,是發電機和輪轂的核心連接傳動件,承擔著承受徑向力、提高傳動效率的關鍵功能。此前由于技術壁壘高、國產化率較低,相關產品國內市場曾長期被外國企業壟斷。
再加上大功率風電軸承既需要在更大尺寸條件下確保材料性能得到提升,又需要在徑向力和軸向力增加的情況下保證可靠性并達到設計使用壽命,這就對軸承制造企業進一步提出了嚴格要求。
在產品研制過程中,洛軸將行業領先的研發制造優勢與用戶使用經驗相結合,在原材料選擇、產品設計、工藝制造等方面反復進行設計論證,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在產品熱處理、工序加工、保持架制造、表面涂層等方面取得突破,解決了行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最終形成企業獨有技術,有效保證產品的順利落地,結束了我國不能研發制造此類高端產品的歷史。
根據規劃,全球首臺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各部件在平潭合體及實現并網發電后,將成為我國已投運的最大海上風電機組。在額定工況下,單臺機組平均每年可輸出超過6600萬千瓦時的清潔電能,能夠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電,可節約標煤約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5.4萬噸。
“作為開創風機軸承國產化先河的企業,我們后續將繼續緊跟風機行業發展趨勢,與風機行業頭部企業共同推動風機軸承國產化,加速推動我國大功率風機主軸軸承從并跑到領跑。”洛軸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洛軸已在大兆瓦陸上風電軸承、海上風電軸承等高端產品領域實現全系列、全覆蓋。后續企業將持續加大大兆瓦風電軸承國產化研發力度,有序提升產能、持續科研創新、鞏固行業地位,用更多系列、更高品質的清潔能源產品,共同推動我國裝備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