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寧波日月、江陰吉鑫等國內風電零部件是橋聯風電目前主要的競爭對手。但唐明認為,橋聯風電至少可以排在前三甲。
2008年,橋聯風電年產值達5億多元,占橋聯集團總量的2/3。
主動“下崗”,引進外援
唐法林目前的職務是橋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和管理委員會主席。
“去年我就已經下崗了,”唐法林玩笑道,“我文化水平低,出去跟人家交流也不行。”
目前他已不負責公司的具體業務,而是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唐明。
唐明大學畢業后就子承父業,在唐法林看來,“他管理水平比我好。”
不過,唐法林還有一個招數。
他力勸自己的親外甥曹一平“下海”,到橋聯幫忙。
曹一平是中國注冊納稅籌劃師和AUS國家執業會計師,曾在無錫市財政局和無錫市國稅局任職多年。
從政府機關到民營企業,曹一平一時很難決策。
但“他(唐法林)給我的條件很有吸引力”,曹一平說。
2007年,曹一平加盟橋聯風電,任集團公司執行副總裁,分管上市和財務,并統抓管理。
“我這個人比較強勢,在公司什么話都敢講。”曹一平自稱。
目前曹一平和另外一位分管法務的副總被視為橋聯風電的“左膀右臂”。
2007年橋聯風電拿到美國Avenue、法國NBP、智基創投、中國環境基金等5家機構7000萬美元的投資,曹一平在談判中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
而起初,曹坦言,自己“連什么叫私募股權投資都不知道”。“壓力很大”,熬夜給自己充電。
如今,他已經在客戶談判、投行洽談等方面應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