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財稅政策支持。財稅政策在關注支持大型風電認證的同時也應該對中小型風機認證進行關注與扶持,出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以政策驅動認證市場的發育和成熟,推進中小型風電產業機升級和技術進步。一方面,可以借鑒大型風機認證的經驗,將中小型風機認證項目列入國家層面的研究課題,給認證機構和檢測機構提供研發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對獲得中小型風機認證的企業給予認證費用補貼,以緩解對中小型風機企業而言的高額認證費用的壓力。此外,還可以采取國際通行做法,對購置獲得認證的中小型風電設備的用戶給予補貼,從終端拉動認證市場發展,從而促進中小型風機產業的發展與壯大。
認證機構和檢測機構要借鑒國際經驗,加大標準整合力度,以制定符合中國中小型風電機組產業實際,并體現國際市場需求的認證技術規范和實施規則,為中小型風電機組認證國際互認奠定基礎。
而大型風機則相對簡單些,既有試驗風電場,也有數據自動記錄和傳輸系統。
近年來,國內大型風機制造商均采用從國外引進技術在國內消化的策略,此前國外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檢測與認證體系,國內的認證機構可以借鑒,尤其在國家財政政策的扶持下,無論認證機構還是大型風機制造商均有利潤空間,加之國內大型風機零部件也已產業化,這都為大型風電設備認證制度的實施提供了利好條件。但是,中小型風機在成本的壓力下難以采用先進的技術,有些更是采用最簡單的方式來面對最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時,由于產品品種多元化,也為認證共識的達成帶來了難度,延緩了認證實施進程。
費用高,企業難以承受。認證費用對中小型風電機組制造企業來說是一筆難以承受的成本。一臺小型風機認證并不比一臺大型風機認證簡單,比如型式認證,除了設計評估,還涉及功率特性測試、噪聲測試、疲勞強度測試及機械載荷測算等,完成這些程序僅認證機構的成本就在20萬元以上,這對小風機制造企業來說是一筆很大的費用。
缺乏有力的認證支點。我國尚未建立中小型風機檢測、認證的公共平臺,在沒有得到政府項目支持的情況下,僅靠認證機構個體的投入難以支撐中小型風電認證技術研發進程。中小性風機制造商的產品開發后想做型式試驗都無法實現,這也使一些中小型風機制造商的產品沒有進行型式試驗就直接推向了市場,埋下了質量隱患。如果有公共試驗平臺,有關中小型風機產品檢測費用就會得以降低,那么中小型風機制造商的認證需求就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