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塔斯是全球風電領域的風電機組制造商龍頭,這家丹麥企業從1979年開始生產風力發電機,1987年開始專門從事風能的研究和風電設備的生產制造。目前,維斯塔斯已成為風能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核心業務包括開發、制造、銷售和維護風力發電系統。在世界上遍布66個國家有幾萬臺風機設備。與體量相對較小的明陽風電相比,它無疑是頭大象。
這次“蛇吞象”并不是空穴來風。其實早在幾個月之前,就有國內風電企業瞄準了維斯塔斯。丹麥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日德蘭郵報》今年4月份曾援引“未具名知情人士”的話稱,我國風電龍頭企業華銳風電(601558,股吧)和金風科技(002202,股吧)在考慮提議收購維斯塔斯,而且這兩家公司已經分別與多家丹麥企業金融顧問機構就收購可能性展開了討論。
近日,又有某國外媒體報道稱,維斯塔斯已經與銀行開始進行債務重組的談判,要求放款方匯豐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將該項目詳細的重組方案報回去。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環球投資銀行中國部董事冼柏昌告訴《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若消息屬實,在這個時間點收購維斯塔斯,或許并非壞事。維斯塔斯這只困境中的巨獸可能比平時更容易對付。
在整個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明陽風電大力尋求突破海外市場,其實是在尋找新的增長點。然而,業績不佳的明陽風電的資金流是否能夠支撐大舉海外擴張,這是業界最為擔憂的問題。
對此,冼柏昌說,明陽風電應該不存在資金方面的問題,這么大的一項收購,肯定會有投資機構的參與。另外,明陽風電還有國開行50億美元的信用,因此這個時候完成收購,未必是壞事。
其實,對張傳衛這個資本運作高手來說,資金或許根本不是問題。公司成立之初,張傳衛曾以小博大,僅憑手中市價750萬元的50畝工業用地,貸到3000萬元。然后又以其中1000萬元再購置200畝土地。新土地半年后漲價約70%,張傳衛將其向銀行抵押,再次貸款3000萬元。
在贏取投資者的信任方面,張傳衛更是駕輕就熟。張傳衛曾經在資金緊張時給投資機構畫大餅,并因此贏得了投行的信任,使得明陽風電在等米下鍋時,吸引投行蜂擁而至:美林注資3000萬元,意大利索法芙注資1億元。到2007年底,明陽風電募集的資金已達2.7億元之多。當時坊間有個有趣的傳聞稱,2008年4月到8月,與張傳衛吃一頓飯的機會被兩家機構私下炒到100萬元。有些原來不看好明陽風電的投行,事后試圖高價進入仍不可得。
解決了能不能的問題,就是該不該的問題了。“維斯塔斯的債務高達20多億歐元。”中投顧問研究員沈宏文稱,但作為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渦輪機生產商,維斯塔斯在技術和設備水平上有值得考慮的地方。因此收購是有價值的。
利弊幾何?
不管是否屬實,這肯定不是明陽風電全球計劃的全部。明陽風電試圖吞掉的可能并非一只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