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數據能夠看到, 此電源基地在滿足規范限值運行情形下,當風電為最大出力時, 火電跟隨出力期間的調速能力可能有所不足(風電變化率為每分鐘280MW,大于火電能力的每分鐘160MW), 而當風電低于2000MW 時( 火電跟隨出力高于4000MW),火電跟隨出力的調速能力可以滿足要求(風電變化率為每分鐘200MW,不會大于火電的每分鐘200MW)。
上述分析中調速能力不足的問題僅限于本例。不過,這一調速能力瞬間小額不足的問題實際上可以通過受端電網調峰能力加以彌補,此處不再贅述。
3 結語
本文針對基地式風電火電集中開發,并就打捆送出運用方式的一般出力特性及其表達與分析方法做出一些
探討,實際工程可以借鑒其中方法開展有針對性的應用與研究。
有關研究一再表明,只要以解決好火電、電網等相關方的利益關系,風火打捆送電等利用方式將十分有利于促進大規?;厥降娘L能利用開發,進而實現極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楊建設. 風電基地出力特性和送出方式的分析方法[J]. 風能,2012(5): 46-49.
[2] 國家能源局. 大型風電場并網設計技術規范[S].NB/T31003-2011.
[3] 楊建設, 張佳麗. 錫林郭勒盟“風火打捆”的風電運用方式研究[J]. 風能,2011(7):36-39.
[4] 國家能源局. 風電接入電網和市場消納研究總報告(初稿)[R],2010,11.
收稿日期:2012-10-16。
作者簡介:
楊建設(1956-),男,碩士研究生,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一直從事風力發電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