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消息,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在中國大同舉辦,期間原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鳳起接受新浪財經專訪,表示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需要重塑能源,在能源系統、能源機制、管理機制、電價機制方面做頂層設計,重啟電力改革。
以下為專訪實錄
主持人:周會長,中國的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占比是不是比較低?
周鳳起:是的,清潔能源占比比較低是歷史的存在,至于近些年在國家政府的引導下,努力提高清潔能源的比例,大概也就是最近的5年、10年,特別是2006年以后中國《可再生能源法》通過,在《可再生能源法》的驅動下,中國的清潔能源或者叫可再生能源受到了更大的重視,應該說迅速獲得了發展。
主持人:大同這個地方典型的是煤炭發展的重地,包括中國的能源結構中70%左右的煤炭占了一次能源的占比。今后煤炭的占比,大概3—5年內占比會降到多少?
周鳳起:全國煤炭的比例原來多年保持在70%左右,我們希望在2015—2020,“十二五”很快就過去了,在十三五期間,能不能降到60%左右。雖然看上去也變化不是太大,幾個百分點,但是這幾個百分點就已經是非常吃力。現在因為中國的煤炭希望在2015年約束指標41億噸,不要超過41億噸,但是這個指標劃分下去也是難度比較大,中央和地方數字有一定的差距,地方再去實施起來又會遇到阻力。所以,要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還要做極大的努力。我們國家的領導有這么一個想法,要把它作為天花板。煤炭的消費量、煤炭的生產量都要有天花板,超過了也要一票否決,因為環境的問題跟煤炭的過量消費有直接的關系。所以這方面的努力和障礙還有待下回分解。
主持人:這兩年火電的裝機占比一直處于下滑的速度,但是煤電又是比較成熟的一種電源結構,假如說一直火電裝機增速往下降,有沒有可能在中國電力需求忽然增大的某些年份產生較大的電力缺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