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電網加快外輸通道建設
國家規劃建設的蒙西-天津南等12條電力外輸通道中,目前已有8條特高壓線路方案,即錫盟-濟南、蒙西-天津、靖邊-濰坊、淮南-南京-上海、晉東南-徐州-南京交流方案,以及寧東-浙江、錫盟-泰州、麗江-深圳等直流方案。據初步統計,8條特高壓線路方案涉及的投資總額超過1500億元,目前已經通過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的專家組評估,并形成意見,報送國家。
國家能源局此次主動提出規劃建設特高壓,一改往常國家電網公司報批特高壓的被動狀態,更體現出特高壓建設提速的強烈信號。國家電網2014年工作會議提出,力爭今年核準并開工“6條交流4條直流”特高壓項目。國家電網公司規劃,從2013年起的8年間,計劃投資超3萬億元用于電網建設,將主要分別用于特高壓和配網建設。到2015、2017、2020 年,分別建成“兩縱兩橫”、“三縱三橫”和“五縱五橫”特高壓“三華”同步電網。
三、風電開發商發展思路和模式轉變
近年來,風電開發商特別是五大發電集團風電開發商逐步轉變觀念,單純追求規模擴張的勢頭有所收斂,更加重視項目的開發和經營效益。有的公司甚至于提出了項目當年贏利的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1、我國西北、北方和東北地區風電裝機增速有所降低,而南方不限電地區風能開發,國家在核準計劃上給予了合理引導,低風速地區風電裝機大幅度提高;2、南方地區山多,地形復雜,適合目前相對較小但成熟的1.5Mw機組。機組風風輪直徑要求越來越大;3、小型風電項目只要能盈利,開發商也予以重視,小的風電開發商不斷涌現(如果開放上網,個人投資者也可能出現);4、由于風電存量資產越來越大,平均整體效益有下降勢頭,開發商更加重視風電場的管理,運行維護力量將會得到加強;5、開發商目前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風電設備的性能和質量,逐步認可了優質優價。好的機組價格較高,但能為開發商帶來效益。從去年以來,風電機組價格穩中有升,市場也已接受。6、開發商不認可地方保護主義,資源換市場的做法消退,市場更加規范。6、海上的機遇使大的開發商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