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嘉賓
陸一川 副總工程師 龍源電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胡國梁 總經理 中國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李亦倫 副總經理 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
任廣金 開發總監 中國風電集團有限公司
侯佑華 副主任 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調通中心
汪寧渤 主 任 甘肅省電力公司風電技術中心
譚再興 處 長 國家開發銀行評審一局七處
嚴 嵐 總經理 大連尚能科技發展公司
系統問題
陸一川:棄風問題不是單獨電網不讓發的問題,而是現在用于并網的一系列的規程、法規,和電能消納體系之間不匹配的問題。但不管什么原因,最后都會歸結為電路系統安全問題。
但相關穩定法則,最近一版是2001年修訂的,當時還有電力部,具有統籌的能力,只不過這部法則里面沒有提到新能源電源,也沒有提到當新能源占相當大比例時候,如何處理這些緊急情況,以及相關定義。
對于風電降價的問題,我覺得國家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應該首先想為什么調電價?根據什么判斷市場有能力消化這2分到7分錢的空間,像云南、福建、貴州這些地方,是否有消耗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搞區域性的一刀切是不是合理?到2020年新能源和和傳統能源要同價競爭,風電將會發展到何種程度?我認為在沒有弄清上述問題的前提下,進行如此大幅度的調整,會對行業形成巨大的沖擊。
侯佑華:要回答限電棄風的問題?首先要回答我們建設風電到底要干什么?
我們國家有可再生能源法,但是大家仔細讀就會發現,這里面的利益分配說得很清楚,但是責任說得不清楚。因此,大規模風電上來以后,各個方面的責任沒有跟上,誰對限電負責任,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從這方面來說,應該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責任問題,而不是僅從原來利益的角度來考慮。
其次,電力的商品化屬性這是非常明確的。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強化可再生能源,不管是風電還是光伏的競爭力,應該提高它在參與電網、電力市場方面的能力。
汪寧渤:我們國家風電的發電量占全國消費總量的1.5%,甘肅、內蒙這些地方,已經占用電量的12%,13%,14%這個水平,這時候消納可再生能源的風電,應該是整個國家的責任,而不是甘肅、內蒙、新疆這幾個省的責任。
如何把責任主體變成整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能源環境危機問題,需要更高層次的考慮。當前,要把配額制,或者類似這樣的機制先建立起來。歐洲國家都有碳排放機制,還有碳稅,我們起碼要把這方面的因素結合在一起。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整個國家層面,建立起三個有利于:一有利于整個國家能源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體制;二有利于調動整個國家整體積極性的一種機制。三在價格和政策各個方面,有利于更好地體現化石能源和環境保護,以及氣候變化。
如此既體現資源的稀缺性,又體現承擔國際國內責任,并有利于國家持續發展,把這些結合在一起,我國風電消納問題必然不是問題。
譚再興:風電的棄風問題,雖然看起來比較嚴重,但它是可以解決的,因為它不存在技術性的難題。
去年統計數據顯示,西班牙風電的用電量占其國家總的用電量的20%,超過核電,成為國家的第一大電源。我們國家的風電才1%,2%左右,從技術角度來說,我們的電網是可以承載這么大風電的發電容量的。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確實需要政府(包括當地的政府),開發商,大家共同努力來解決的。
今年國家規劃有12條通道,國家大力推動這方面的建設,為一些棄風限電比較嚴重的地區提供出路。但我認為,關鍵是原來的管理體制也要做一些調整,比如電網規劃,新能源規劃,要統一的銜接,這些問題不解決,可能會使棄風限電的問題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