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德州電力工業去管制化20年時間表
1、1995年,聯邦開始推行電力工業去管制化,和其他州一樣,德州響應號召,開始籌劃市場,當年以民主黨為主的參眾兩院通過了參議院373號法案(Senate Bill 373,簡稱SB373),意在放開發電側競爭,允許新發電商進入,開始批發市場。
2、1996年,ERCOT第一個成為獨立系統運營商,批發市場開始試運行。
3、1999年,德州如今電力市場的奠基之作參議院7號法案(Senate Bill 7,簡稱SB7)出臺,SB7設定了市場去管制化的細節和嚴苛的時間表:核定擱淺成本、按時引入現貨市場、2002年1月1日零售側全面開放競爭、公用事業公司必須拆分。在售電側過渡期間,對原有公用事業公司關聯售電商采取競價底限(Price To Beat),一開始要求關聯售電商進入市場的費率不得比原有費率最多低6%,新進入市場的售電商售電費率不受限制。
4、2001年,ERCOT現貨市場系統設計完成,開始運營。零售側開放試點于7月底開始。
5、2002年1月1日,零售側正式全面開放。這一年是批發現貨市場正式運行第一年。
6、2004年,開始討論節點市場(Nodal)模式取代當時應用的區域市場(Zonal)模式。
7、2006年,Nodal市場開始設計。同年,PUC將市場監管部分轉交Potomac Economics,成立獨立監管機構(Independent Market Monitor,IMM)。
8、2007年,為鼓勵新售電商進入售電市場,防止原有公用事業公司售電公司獨占市場所設立的Price To Beat到期。
9、2010年,Nodal市場正式取代Zonal市場,運行至今。
10、2010年以后,由于可再生能源并網增加,導致批發市場價格走低,資源充足性面臨挑戰,德州等考慮引入容量市場,但最終被推翻,PUC決定以提高批發市場競價上限的方式吸引新容量投資,保持ERCOT市場單一電能市場的原狀不變,不引入容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