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對于可再生能源電價下調的消息接連不斷.坊間有傳聞稱,陸上風電、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2016年的調整幅度或在0.02元/kWh~0.03元/kWh之間。
盡管電價下調有各種說法,但可以確定的是,按照國務院2014年11月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到2020年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這就意味著,陸上風電的上網電價已經進入下行通道.如果按照預期2020年風電電價在目前標桿電價的基礎行降低0.1元/kWh,那么就意味著未來5年每年下降0.02元/kWh。
電價下調壓力驟增,三北限電問題有增無減,中東部開發環境漸趨復雜,風電企業再次面臨巨大的壓力。
提升80個小時滿發電量
陸上風電電價下調2分錢意味著什么?
在日前舉辦的首屆遠景能源技術高峰論壇上,遠景能源風場解決方案總監許峰飛表示,2分錢意味著投資企業IRR降低2.0%左右.“ 電價每降低2分錢,資本金IRR降低1.12%~2.70%,5年后IRR降低5.6%~13%不等。”
他進一步解釋說,為了要抵消掉2分錢電價的影響,那么從降低成本角度看,2分錢意味著要降低300元/kW造價成本。也就是說,若要維持IRR不變,電價每降低2分錢,造價降低約300元/kW,5年降低約1500元/kW。
“從提高發電量角度, 2分錢意味著約80個滿發小時發電量。維持IRR不變,電價每降低2分錢,發電量提升需提升3.41%~4.28%不等才能抵消。”他說。
遠景能源副總經理王曉宇表示,在陸上電價不斷下行的趨勢下,風電場綜合解決方案的意義凸顯出來,提高發電量,推低度電成本,要從風電場技術研發開始。
“風機設備成本降低10%才只有400元左右,而風電場總體工程造價降低10%就能節省800元。在風資源開發環境日益復雜的當下,從風電場整體的解決方案入手,精益管理提高風能的利用效率,是推低風電度電成本的必然選擇。”王曉宇說。
事實上,這一點也正在得到行業的共識.中國風能協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今年年底我國并網風機容量有望達到1.2億千瓦,巨大的市場容量拉動了產業的發展和風機技術的進步.目前國內品牌風機技術水平在很多方面都已經處在歐洲前列。“遠景能源做了很多功課,進行了認真準備,給我們介紹了很多振奮人心的風機技術。從行業本身來看,風機企業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秦海巖說.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楊校生理事長也認為,遠景能源一直重視技術研發,高起點高目標,跟隨中國風電產業發展導向,率先進入低風速地區,大膽創新取得成功。成立短短這幾年對風電開發建設和管理的理解和認識都有比較深刻的認識.“探討電價持續下調背景下的風電開發技術創新解決方案,號召業界通過技術創新來推動我國風電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期待更多的遠景能源在風電技術創新方面進一步發揮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