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電氣化局北方公司開拓風電市場:運行風場23座 合同金額10億
2016-01-28
來源:中國網樂活中國
瀏覽數:840
過去的2015年,對于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北方公司來說,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不僅市場承攬創歷史新高,而且經營領域也實現了“路內路外、地上地下”“開枝散葉”式的全覆蓋
過去的2015年,對于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北方公司來說,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不僅市場承攬創歷史新高,而且經營領域也實現了“路內路外、地上地下”“開枝散葉”式的全覆蓋,為公司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中,僅風能新能源市場就已遍及全國9個省(市)自治區,投入運行的風電場達到23個,總裝機容量達1200兆瓦,合同額達到近10億元。
了解情況的人都說,這一業績的取得,副總經理王充希功不可沒。
2013年初,時任北方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高斌文,把負責公司施工生產的副總經理王充希叫到辦公室,給了他一份資料。王充希打開一看,上面列舉了三組數字:23.8億千瓦、2億千瓦和2.5%。前兩個數字分別為中國陸地風能和海洋風能的數量,而后一個數字則為目前我國風電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率。
高斌文對王充希說:“這組數字足以證明,我國的風能資源發展‘風’頭正勁、潛力很大。改善能源結構,發展新能源不僅符合綠色發展的國家戰略,而且也為企業開辟新能源市場,促進公司多元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機遇。”高董事長停頓了一會問王充希:“你看,誰去打頭炮好呢?”王充希心里明白,董事長看似在征求自己的意見,其意圖已是不言自明,與其讓主管領導點將還不如自告奮勇、毛遂自薦。他毫不猶豫地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那就讓我去吧!”
乘“風”而上
王充希“闖關”的第一站,是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布爾津。負責布爾津風電場建設的是金風科技有限公司的下屬單位——天潤公司分管項目的一位趙姓經理。
當王充希說明來意之后,趙經理問他:“你們做過風電項目嗎?”
他如實回答:“曾在云南大理劍川雪邦山風電升壓站,搞過土建施工。不過,以往風電場的土建、機電、吊裝、風機基礎、機電線路、房建、進場線路是由多個單位分包承建,這樣的承建模式競爭性有余,而協調性不足,各個單位之間基本上是‘各掃門前雪’,相互制約、相互干擾的現象不乏其例。如果由一家單位實施總承包,或許效果會更好。”
王充希所說的也正是趙經理所想的,兩人越談越投機,從風電的發展潛力和趨勢到世界風電發展歷史和現狀,從目前全國各大風電場的分布到微風發電技術的新突破……初次相識就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其實,這些年來,王充希一直對風電市場關注有加,他每次到北京,兩個地方是他必去的,一個是北京圖書館,一個是鐵道出版社,對風電以及機電電路等有關技術工藝進行“惡補”,而且發表了多篇技術論文,有的還被設計院定為技術標準。他也被國資委授予“中央企業知識型先進職工”稱號。
- 閱讀上文 >> 風電裝機量爬升背后的巨大運維市場
- 閱讀下文 >> 狂飆突進的光伏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