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為了探索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實現路徑,一些權威機構也開展了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徑研究。本文在梳理REN21歷年來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全球現狀報告》和《可再生能源全球未來報告》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學者近年來所做的相關研究,分析當前全球和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趨勢。
可再生能源發展規模高速增長
可再生能源可從四個途徑替代傳統能源:發電、供熱/供冷、交通燃料以及偏遠鄉村的能源供應。其中,發電是最主要、規模最大的用途。近年來,已有許多國家實現了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其中多數國家的可再生電力以水電為主。20多個國家的可再生電力占比超過50%,包括冰島(100%)、挪威(96%)、巴西(85%)、新西蘭(73%)、哥倫比亞(70%)、奧地利(68%)、委內瑞拉(66%)、瑞士(58%)、瑞典(55%)等。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不斷加速。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從2004年的8.12億千瓦增加到2014年的17.12億千瓦,年均增長8%左右,其中水電、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占絕對領先地位(見圖1)。
全球發電裝機容量中有27.7%來自可再生能源。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占全球新增容量的59%,首次超過煤電和天然氣發電新增容量之和。
全球生物質液體燃料產業規模增速顯著,2004-2014年燃料乙醇產量平均每年增長11.7%,生物柴油產量平均每年增長29.7%(見圖2)。
中國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上已邁出實質性步伐,2014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以及水電和風電裝機容量均排名全球第一,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排名第二,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和燃料乙醇產能均排名第三(見表1)。
2014年,全球能源消費總量的19%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約9%來自傳統可再生能源利用(即偏遠地區的生物質直接利用),10%來自發電、供熱等現代可再生能源。2014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滿足了全球電力需求的22.8%(見圖3);在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重創歷史新高,達到23.3%(見圖4)。
低油價環境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不降反增
在2014年下半年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背景下,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資逆轉了之前兩年的下降趨勢,比2013年增長了17%,達到2702億美元。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投資連續5年超越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對可再生能源產業而言,雖然政府的扶持政策很關鍵,但是近年來其市場化融資能力在不斷增長,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股權投資增長了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