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描二維碼,即可將本頁分享到“朋友圈”中。

博弈節點凸顯競爭新格局 風電離主體能源還有多遠
2016-10-26
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瀏覽數:1580
“風電產業將力爭通過廣泛示范,為最終實現更大范圍內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應用積累有效的技術和政策經驗,這將成為‘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睂τ凇笆濉憋L電規劃的核心內容,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李鵬此前曾作出如是闡述。
“風電產業將力爭通過廣泛示范,為最終實現更大范圍內風電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應用積累有效的技術和政策經驗,這將成為‘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于“十三五”風電規劃的核心內容,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李鵬此前曾作出如是闡述。
如今,風電正站在由替代能源向主體能源過渡的關口。
“搶裝潮”“棄風限電”“競爭加劇”……風電行業在穩中求進的發展過程中,也被上述多個關鍵詞所包圍。我國能否實現由風電大國向風電強國轉變?風電能否實現由替代能源向主體能源過渡?“十三五”時期成為風電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
“風電技術成熟、開發成本低、發展前景廣闊。我國新增風電裝機連續五年領跑全球,并成為首個裝機達到1億千瓦的國家。”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朱明表示,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在全國電源結構中的占比仍然比較低,并網消納的問題日益突出。
基于上述背景,來自近日召開的2016年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上的公開消息稱,“十三五”期間整個風電產業發展在規劃目標上將有保有壓,更要注重就近就地利用,將部署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綜合應用試點,而海上風電方面,則是積極穩妥推進,絕不催熟。同時,成本下降和補貼退坡將成為主旋律,用5到10年時間使風電成本在目前標桿電價的基礎上下降20%—25%。
與此同時,“我們也會部署和跟蹤一批比較有典型意義的試點項目,爭取通過廣泛的示范,為最終更大范圍內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應用積累有效的技術和政策經驗。這個可以說是我們‘十三五’工作的重中之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處長李鵬介紹說。
李鵬進而指出,十三五”期間整個風電乃至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再以規模為導向,不再只注重新建規模,更要重視利用,特別是就近和就地的利用,會逐年統計和發布各省(區、市)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指標,以此來監測風電等新能源的利用情況。
具體來看,在規劃目標上,采取有保有壓的政策,對于風電利用情況較好、不存在棄風限電問題的省份,將把規劃目標作為最低目標,鼓勵各省制定更高的發展目標。對于棄風限電比較嚴重的省份,還是希望“十三五”時期以解決存量風電項目的消納為主,要通過各類示范和深化體制改革盡快解決風電的消納問題。
另一方面,成本下降和補貼退出將成為整個“十三五”風電產業發展的重點。相比于光伏,近幾年風電成本的下降速度相對較慢。李鵬表示,除了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新能源之間也有很強的替代效應,風電、光伏、光熱等新能源,成本下降的快慢,將決定其在能源轉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而在朱明看來,我國風電正處于由替代能源向主體能源過渡的關鍵節點,亟須進一步推動風電行業布局優化、技術升級與成本下降,盡早實現風電平價上網,推動風電盡快成為我國主力電源。為加快補貼的退出,國家能源局近期已在研究,國際上比較普遍采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配額考核和綠色證書交易制度,希望采取市場化的方式來確定補貼的額度,同時逐步減少對財政直接補貼資金的需求。據李鵬透露,目前還在廣泛征求意見和優化研究的階段,各方對相關的政策的想法分歧很大。
而對于“十三五”期間的海上風電的發展,李鵬特別提出,絕不催熟海上風電產業,希望整個行業能夠積極穩妥發展。將進一步完善支持海上風電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確保對海上風電的支持力度不降低,同時積極為企業開展項目建設提供便利條件,要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不再編制建設方案等。不急于求成,包括整機制造、施工技術研發等領域要做深做透,逐步推動全產業鏈技術水平的進步和成本下降。
眾所周知,2016年也被譽為真正意義上的海上風電轉折之年。據公開資料,海上風電在“十二五”時期發展比預期慢,能源局通過技術實踐積累經驗,摸清了資源情況,初步建立了行業標準,為下一步規?;l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因此,國家能源局提出的海上風電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海上風電能夠確保并網500萬千瓦,力爭開工10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李鵬認為,這個規劃目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數字。
- 閱讀上文 >> 中國、G20與全球能源治理
- 閱讀下文 >> 全球首座風光儲項目獲澳能源機構融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