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姜謙認為,“以后金風的毛利率水平會在這個基礎上再度下降,這個原因就是價格水平不斷在下降。而降價的主要原因還是行業競爭。”
“以現在的情況看,訂單的增長沒有產能擴張的速度快,去年或今年產能釋放得比較快。”姜謙說。
蔡曉梅也感覺到了行業競爭的激烈:“價格下降的原因來自于行業的競爭加劇,但我們的降價不是惡性的價格戰,是基于整體的市場環境作出的舉動。”
蔡曉梅還表示,金風科技目前手中的訂單還是充足的,“我們的銷售與產能還是匹配的”。
行業呈集中趨勢
“的確,像金風這樣手中訂單充足的廠商是很少的。現在這個行業呈兩極分化之勢。幾大龍頭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行業呈集中趨勢。”姜謙表示。
據姜謙統計,2008年金風科技、華銳風電、東汽三大制造商在當年新增風電裝機中的比例分別為18.12%、22.45%、16.86%,總計達到57.43%。
“這個比例已經很高了,而2009年上半年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這一比例還在提高。”姜謙透露, 2009年上半年國內新增裝機443.98萬千瓦,而金風以109.5萬千瓦占到24.66%,華銳以108.75萬千瓦占到24.49%,東汽則以56.55萬千瓦占到12%,這三家的比例已經達到61.89%。由此可以看出,2009年以來我國風電產業在快速增長的同時,風電設備市場也顯示出集中化趨勢。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鑒衡認證中心副主任陳雪松1月6日對本報記者表示,“2009年全年的數據我們正在統計,需要到月底才能出來。但是兩極分化的情況很明顯,一方面是金風科技等企業滿負荷生產,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企業拿不到訂單。”
但姜謙判斷,上述三大企業的份額已經超過60%,還有20%的“蛋糕”被海外企業切走,剩下的不到20%的留給了七八十家企業。盡管如此,2009年風電整機企業數量還在增加,已由2008年的四五十家增加到了七八十家。
而實際上,“真正能形成批量生產的也就那么幾家,包括第一梯隊的三家和第二梯隊的幾家。”姜謙說,大部分企業都處于樣機制造,準備介入的階段。
蔡曉梅同樣表示,“2009年行業的集中度的確在提高,號稱的80多家整機廠商中,已洗過一輪了,現在真正在市場上有銷售業績的也就十家上下。”
洗牌“山雨欲來”
雖然蔡曉梅對本報記者表示“金風科技目前還沒有兼并重組的計劃”,但是陳雪松認為,未來行業洗牌、兼并和重組在所難免。
“號稱80多家有產能。但是2008年底時只有20家左右有樣機出來,到2009年底也只有40家左右有樣機出來,其他企業連樣機都沒有。”陳雪松說,即使生產出樣機,真正進入市場還有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