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迄今基本沒有開發利用的高空風能,或將會因近年來新浮空技術的不斷開發成功,而在2015年實現利用。據英國《每日郵報》在線版近日報道,有科學家預測,利用高空風能進行發電將不再是天方夜譚,而會成為確定無疑的事實。
萬米高空的能源革命
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無須贅述。但目前人們面臨的困擾是,這些能源不像化石燃料那么高密度可再生能源通常呈分散狀。換句話說,為了取得我們要求的能源量,則需要讓開采覆蓋到更廣大的地域。因此,科學家與企業皆在奮力尋覓盡可能密集的可再生能源,而其中,非常有前途的就是沒怎么被人類開發過的高空風能。
人們走在街道上感受到的迎面吹來的風,并不能為他們所在的城市提供電力,但于理論上,一臺放置在城市高空的風力機器卻可以做到,這就是高空風能。
高空風能通常所指的范圍,至少需離地面3公里,高則可到10公里以上,因為在這一高度的氣流中所蘊含能量,是全球每年所需能源的100倍。
但科學家與新能源公司對它感興趣的理由還不止于此。參照美國《連線》雜志在線版2009年6月15日一篇文章資料,全球最優的高空風力發電源匹配的恰好也是人口密集地區包括北美的東海岸和中國的海岸線。
利用高空風能發電的原理非常簡單:隨著與地面距離的增加和表面摩擦的減少,風速將逐漸加大。而每增加一倍速度,其所蘊含的能量在理論上將增加8倍。那么,地球上最強勁穩定的風,就是存在于距離地面4到10公里高的大氣對流層,此處風速超過每小時100公里,也比地面風更好預測。
但沒有開發者會想建造一個近萬米高的大風車,尤其是在人口稠密區。于是,自提出設想以來,高空風電的兩種主要框架是:在空中建電站,以電纜輸送電力到地面;或者打造一只“大風箏”,風力拉伸產生機械能,再經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
高空風電還是空中樓閣嗎
這兩種關于高空風電的構架,并非不符合實際,但一直以來卻沒有任何嚴格的技術評估。
其中部分因素,是其所需鋪設的大量基礎設施,以及在實際應用上還需要儲存大量備用能源。對政府部門而言,這樣漫無邊際的工程不是他們想要的,反之則更樂意關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可以迅速商業化”的項目。
這本是一個長存的困窘局面,不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氣象學家克里斯蒂娜·阿徹近日對英《每日郵報》表示,利用高空風能進行發電將會成為確定無疑的事實,因為當前,全球許多公司針對高空風能的利用技術投入了大量研發,其成果或許將在2015年前后打開高空風能的市場。
其中包括,波士頓阿爾塔羅斯能源公司正在研制的60英尺(約18米)高、填充氦氣、裝置了固定渦輪的類似飛艇的浮空設備;加州瑪卡尼電力公司開發的由機載計算機控制的“大風箏”,看起來就像一個滑翔機安了4個高速運作的轉子;以及其他種種新式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