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浙江省低碳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浙江省低碳發展的總體目標:低碳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低碳發展機制逐漸完善,低碳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生產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碳排放強度到2020年達到國家下達的要求,到2030年較2005年下降65%以上,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比國家提前達到碳排放峰值。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綠色低碳經濟模式逐漸形成,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建立。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3%以上,信息經濟、節能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與新材料等萬億級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以上。
——能源結構持續改善。清潔能源示范省創建成效明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加快建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左右,煤炭消費量(不含外來火電用煤)占比降到42%左右,風電、光伏太陽能等非水可再生資源裝機容量達到1310萬千瓦。
——生活方式有效轉變。城鎮化格局更加優化,集約緊湊型城市開發模式成為主導,綠色低碳城市建設運營方式加快形成,鄉村更加美麗低碳,綠色建筑、新能源汽車占比大幅提高。
——碳匯建設繼續推進。全省森林生態系統建設進一步加強,濕地、海洋、土壤等碳匯能力有效提升,林木蓄積量達到4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61%,森林植被碳儲量達到2.6億噸。
——支撐體系更加完善。政府引導、市場推動的減碳機制建立健全,碳排放控制、交易和標準等制度逐步建立,多層級的低碳試點體系加快建立,平臺、技術、資金、人員等要素的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表1 浙江省低碳發展指標體系
注:(1)[ ]內數據為五年累計數;(2)2015年數據為預計數;(3)七大萬億級產業增加值增速按可比價計算。
《規劃》明確要積極發展低碳能源,有效控制高碳能源,深入推進節能降耗,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多元的現代能源體系。因地制宜發展可再生能源。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發展農光、漁光互補,推進太陽能多元化利用,實施百萬家庭屋頂光伏計劃。有序推進風電、抽水蓄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建成一批可再生能源示范項目。加強各類并網配套工程建設,確保可再生能源的并網及消納。
據了解,浙江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提高,由2010年的9.8%升至2015年的16%。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比重明顯下降,從2010年的61.3%降至2014年的54.4%。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十二五”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幅約20.7%。
注:《規劃》原文可從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官方網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