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經過“大躍進”式的發展后,行業利潤大幅下滑,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湘電股份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了48.3%、45.0%和43%,風電配件商泰勝風能的凈利潤則下降了61.5%,一些小型風電企業紛紛倒閉。風電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
利潤下滑 質量下降
“目前,已經出現了客戶有訂單不提貨,或者提了貨不付款的現象,”一家不愿公開身份的風電企業相關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這與前幾年先付款還要等一年才能拿到設備的情景,簡直是天壤之別。”
風電業經過前段時間“大躍進”式的發展后,出現了業績和利潤大幅下滑,仿佛一下便從神壇跌入了地獄。以風電行業幾家代表性的企業日前發布的公告為例: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湘電股份凈利潤同比分別下降了48.3%、45.0%和43%,風電配件商泰勝風能的凈利潤則下降了61.5%。
湘電股份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作為業績下滑的一個重要理由,而泰勝風能則把“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下降”列為業績縮減的首要原因。華銳風電高級副總裁陶剛在談及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時說,“2011年上半年,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產品銷售價格下降、銷售收入減少,毛利率也有所下滑。”
相對于風電業大企業業績大幅下降,小企業的日子就更難過了。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公布的材料顯示:多家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均于數月前宣告風機項目停產,有的企業甚至剛剛生產出樣機便倒下了。
“無序的價格戰所帶來的不僅僅是風電裝備行業利潤的整體下滑和小企業倒閉,更為重要的是會引起風電行業事故頻發,危及整個行業。”金風科技一位負責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今年2月24日,中電酒泉風電公司橋西第一風電場出現電纜頭故障,導致16個風電場598臺風電機組脫網。國家電監會認為,此次事故是近幾年中國風電“對電網影響最大的一起事故”;4月17日,甘肅瓜州協合風電公司干河口西第二風電場因電纜頭擊穿,造成15個風電場702臺機組脫網。同日,在河北張家口,國華佳鑫風電場也發生事故,644臺風電機組脫網;4月25日,酒泉風電基地再次發生事故,上千臺風機脫網。
據甘肅省電力公司介紹,截至4月底,酒泉風電基地風電場累計發生各類事故43次,其中發生風電機組脫網超過100臺、影響范圍較大的故障7次。除4月25日事故是電網事故波及到風電場以外,其他事故均是風電場事故影響到了電網。
風電發展較快的內蒙古、吉林、河北等地,也先后發生過風電機組脫網事故。
“風機不具備低壓穿越能力,是引發脫網事故的重要原因。” 電監會安全監管局相關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當前已投入運營的風電機組是按火電水電制造的(火電水電轉速較快且穩定,而風電轉速慢且不穩定),多數不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在電網出現故障導致系統電壓降低時容易脫網。低電壓穿越能力是針對風電場的一種專門技術要求,這就是當電網故障或擾動引起風電場并網點的電壓跌落時,在一定電壓跌落范圍內,風電機組能夠不間斷并網運行,不能“拋棄”電網,以減少電網波動的原因。
為何風電設備制造商不使其設備具備低壓穿越能力呢?